【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梁忠厚:困难压不倒的农民
晨报融媒记者 郝琴 实习记者 裴娟
"脸晒得黝黑,57年的岁月,镌刻他的脸上......"这是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万裕号村进行采访梁忠厚留下的第一印象。
梁忠厚今年承包了2000亩的土地,这几天正在种玉米,过几天还要种黄芥,现阶段投入最大的是农业机械化种植,平均连收带割一亩为120元;接下来的锄地才需要人工。除了玉米和黄芥,还种藜麦、苦荞麦、黍子、谷子、高粱等谷物。梁忠厚说:“我们这地方就是种优质小杂粮的地方,只有种藜麦的时候仔细考察过,其他的杂粮,祖祖辈辈一直这样种。”
突遭变故
梁忠厚是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万裕号村的村民,梁忠厚之前一直在山西煤矿务工20年,当过工人,也管理工人。2012年的一场车祸,司机工友死亡,梁忠厚赔光了积蓄,还欠债八九万,他右腿也落下了残疾,只能拄双拐出行,成了村里因残致贫的贫困户。
几年来,他经历了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困难和变故。57岁的他只身一人照顾家里家外,父亲也于2019年离开人世,70多岁的老母亲眼睛患有白内障,已经基本看不清东西,年轻时落下腰和腿的毛病,也需要人照顾。早上他去地里干农活之前,将饭做好,中午母亲自己热饭吃,晚上娘俩再一起吃。梁忠厚说:“我的人生几起几落,悟出个道理,只要不死,就得干活,就得挣钱。”
重头再来
2015年他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干部关心和帮助下,梁忠厚办理了低保和残疾证。拄双拐的日子里,梁忠厚并没有丧气,他想,自己现在这种状况,人工种植一亩地都是不可能的,想起自己曾经接触机械化种植,于是开始联络朋友、上培训班、从电视上学习机械化作业的新技术。
2016年开始,梁忠厚渐渐开始琢磨学习机械化种植,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四十一号村的土地正适宜藜麦的生长。2018年,承包了580 亩土地,这一年除去人工、土地承包费、籽种、化肥等开支,梁忠厚年纯收入7万余元。通过结对帮扶、扶贫项目、扶贫贷款扶持,2019年,梁忠厚再次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流转了四十一号村、万裕号村里的1300亩土地,成立了和林格尔县梁忠厚种养殖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藜麦、荞麦、谷子等小杂粮,藜麦以每斤16元的价格销往呼市、东北、新疆等地。今年,流转土地已经上涨成2000亩。梁忠厚说:“这一道山一道山的地都包完了,包了不少。”
如今,梁忠厚的藜麦种植基地已成规模,附近的农民来种养殖基地打工赚钱,其中贫困户17户。2019年忠厚种养殖基地支出人工费12万元,梁忠厚已经成为和林格尔县脱贫致富能手。他说:“我一直记得一句话,‘遍地是黄金,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得起来。’我就想把种地钱拿起来,慢慢的,种地有了起色,养活我是没问题。”说到这,梁忠厚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疫情期间捐了1000斤藜麦
梁忠厚手工包装好1000斤藜麦,50箱,用了整整五天。
今年3月,梁忠厚决定捐给和林县融媒体中心的一线人员捐200斤,和林县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公安局的人民警察各捐400斤。梁忠厚说:“我曾受过政府的帮助,如今国家遇到疫情,我也应该出份力,尽公民的义务。”
【记者手记】
采访梁忠厚,是在他农忙休息间隙采访的,采访途中多次被打断,在播种的关键时间节点上,他争分夺秒地将种子在这个季节播种完毕,在与他的交谈中,并没有感受到因为车祸而一蹶不振的懦弱与胆怯,反而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扎根在土地上的农民,有着和黄土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不论生活给予多少重压,都能挺起脊梁,努力的生活。另一个方面,梁忠厚因为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所以研究机械化种植,机缘巧合,反而走在了翻越“时代砂砾”的路上。万裕号村里的农民大都50岁以上,虽然政策予以倾斜,但是依旧留不住年轻人务农,而机械种植解决了农村劳力的问题,给了梁忠厚这样的农民新的生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