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精气神儿——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下)
“村里建了休闲广场,庄户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唱歌跳舞了!”“现在村里很和谐,邻里之间的纷争少了许多。”“我们这儿,最偏远的嘎查也有WiFi啦!”“邀请你来看我们镇农民自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热闹得很。”“这几天,我没干别的事,就想着怎么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发家致富!”……
记者回农村老家过年,村道院落、屋里屋外,变化惊人。不仅如此,就连村里人说话想事,也和往年大不相同,新名词、新想法一个一个往外蹦。和本报驻盟市记者站的同事们聊天,大家都说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出活儿又出彩。为啥?有写头!
你看吧,从东到西,不论是农村还是牧区,路通了,房新了,村美了,各项设施完备了……伴随着衣食住行等实体的、有形的物质条件的逐步夯实,农村牧区发展的动力增强了、水平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精神面貌、品味追求也发生了巨大改观。可以说,“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到哪里,精神文明创建、人的素质提升就跟进到哪里。
新年新气象。广袤的内蒙古大地,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
文化搭台
深植精神因子
数字:2015年,全区新改扩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020个,占嘎查村总数的80%。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重点推进农村牧区小戏台小舞台、文化广场、理论政策宣传栏、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四个一”建设项目。“以前农闲时候,大家都在家里打扑克、麻将。自从有了这个草原书屋,我没事就到这里看看种植方面的书。”赤峰市红山区三道井子村村民李生春节还在村里的草原书屋里“泡”着,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麻将声少了,音乐声多了;关起门来的人少了,聚在一起的欢笑声多了……”春节期间走村进户,问起村里的文化设施建设,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连赞他们有了自己的“文化会客厅”。
一批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综合文化室等在农村牧区陆续涌现,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文化设施已经成为村庄嘎查的“文化地标”。这些各具特色的全新载体,正在形成一个个强大的磁场,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蛇肯点素村,嘹亮的歌声不绝于耳。循着歌声找去,村委会大院的文艺活动健身室里,40多名妇女正在排练文艺节目。她们或翩翩起舞,舞出农村牧区新风貌;或激情歌唱,唱出农牧民美好新生活……
“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的东风,村里建起了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文艺活动健身室,室外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广场。文化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村里一天比一天热闹。”村民李霞高兴地介绍,她和村里的妇女们闲暇时总喜欢跳跳舞、唱唱歌、扭扭秧歌,但村里以前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她们只能今天去这家唱唱,明天到那家跳跳,天气不好的时候干脆就不活动了。她们早就盼望着能够拥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十个全覆盖”工程圆了她们的梦。
敢想有为
紧跟时代步伐
数字:截至目前,我区各类家庭农牧场发展到4.3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突破7万家。全区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4829元。
根河市郊外,一片森林中散落着富有鄂温克民族特色的撮罗子,完全由鹿皮搭起来。这里是敖鲁古雅驯鹿习俗项目传承人、46岁的古革军开办的原始部落旅游区。鸟鸣松香之间,一群狍子被围网养殖在森林中。他感慨地说:“以前看到狍子,我拿箭射它们,现在是养它们。我们和森林、动物之间,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海鲁吐镇,农牧民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改变生活。网上购物、电子红包、微信、QQ、支付宝等互联网社交和支付平台成了农村牧区百姓追逐的时尚。“村民们建起微信群、QQ群。通过这样的平台宣传党的政策、发布服务信息,通知参加集体活动等,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阿力顺温都嘎查党支部书记赵双喜介绍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村干部与老百姓信息资讯沟通的桥梁。
文化为砖,观念为梁。春节期间,记者走走看看,深切地感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农村牧区的面貌,农牧民的视野也随之开阔,致富奔小康的想法多了、路径宽了,不少农牧民开始利用“互联网+”的模式销售优质农畜产品。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和胜乡和胜村二组农民王金年过年就没闲着,每天都按时按点到鸡舍里捡鸡蛋、喂料、加水。“传统销售方式费时、费力、成本高,好鸡蛋卖不上好价钱。借助外甥的电商平台,我家鸡蛋的销售收入已经增加到26万元。现在鸡蛋主要销往北京、广东等地。”没什么文化的王金年从未想过自己也能跟上“互联网+”的步伐。
表面上,这是农牧民生产方式的改变,但更深层的是农牧民在市场经济中自身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们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乐于学习。
重塑自信
认同幸福家园
数字:去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同时我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艺创作组织工作,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
“奶奶,垃圾往哪儿扔呀?”
“扔到门口的小筐里,我一会儿拿去倒进村里的垃圾池。”
“什么?村里什么时候有垃圾池了?”
“你好长时间没来不知道,村里现在不让到处扔垃圾,要把垃圾全部倒进垃圾池呢。咱们现在也学城里人,要绿色、低碳。”
……
上面这段对话,是包头市石拐区缸房地新村10岁的乐乐与奶奶的对话。
文化化人,乡风文明。发生在农村牧区的物质变化,不断催生着农牧民思维方式的转变,乡风因此也融入了时代气息: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建立,有效制止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的开展,使乡风变得更加文明。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自治区各级司法部门组织开展了“送法律下乡”及“法律常识”小课堂等活动,强化了农牧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维护了农村牧区的社会稳定。
大手笔改造基础设施、全方位构筑生态文明、进村入户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弘扬道德风尚、与时俱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激发着乡村之美,也进一步激发出了农牧民的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
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2016年农区春节联欢会上,团结新村田园百合文艺队带来的开场舞《拜新年》赢得了台下农区居民的阵阵喝彩。整场春节联欢会节目都由农区居民自编自演,精彩纷呈的表演让台下叫好声不断。“农村现在建设得这么好,我们就是想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参加演出的居民杨意春喜上眉梢。
“原来一说起农民牧民,就觉得和城里人差很多,现在完全不会这么想,社会对农牧民有了更多的尊重。”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农民孙秀英觉得底气越来越足,“收入不少,生活便利,环境又好,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不比城里过得舒坦?”她发自内心地觉得,当一个新时代的农牧民,挺好!
记者感言:多少年来,农村牧区与城市最大的差距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差距,是文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补齐了这个短板,推动着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新春走基层,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基础条件改善了,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越来越有后劲。更让人欣喜的是,几乎每个嘎查村都建起了固定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配齐了文体活动设施,过去喝酒、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都被读书看报、运动健身所取代,农牧民有了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
颜值与内涵同步。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深入推进,广大农牧民的底气越来越足,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的家乡,再也不是破败的景象、凋敝的记忆,而是可以安顿身心的诗意栖息地,更是可以汲取文化滋养、获取精神力量、成就人生梦想的地方。(记者 杨利伟 李文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