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这个“最美沙漠”入选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20.03.2019  08:40

    近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上,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做了更新,咱们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上榜啦!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Badain Jaran Desert—Towers of Sand and Lakes)以世界自然遗产标准(vii)、(viii)由缔约国中国于2019年1月上报至世界遗产中心,标志着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申遗工作成功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干旱温带荒漠区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提名地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阿拉善右旗,包括了巴丹吉林沙漠分布最为集中的高大沙山、丘间湖泊等风沙地貌特色景观,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遗产价值。

  其中,最高沙峰必鲁图峰海拔1611米,相对高度约4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丘,号称“沙漠珠穆朗玛”。

  提名地中的湖泊多达144个,总面积超过2300公顷,其中74个湖泊是常年有水的永久性湖泊,12个是水质很好的淡水湖泊,由地下水补给,这一形态多样的丘间湖泊群展现了沙漠的神秘感和独特的自然美景。

   巴丹吉林沙漠:雄浑之美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著称。

   奇峰---- 必鲁图沙山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一个独具神姿的奇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相对高度500多米,比非洲阿尔吉利亚最高沙丘还高出70余米,号称“世界沙漠第一峰”“世界沙漠珠穆朗玛”,极顶远望,草原风光尽收眼底,千里沙海一览无余,壮观至极。

   鸣沙 ---- 宝日陶勒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这里的鸣沙高达200多米,从沙脊处用双手拨动沙坡向下滑行,可发出飞机轰鸣和雷声般的“隆隆”声,数公里外清晰可闻,甚至用手指划写也可发出滋滋声响,这种现象在中外自然景观中也实为罕见。鸣沙山底有清澈的淡水湖,湖水明净清爽,泉水淙淙,微风怡人。

   神泉 ---- 音德日图在蒙语里是有台阶的地方,当地人又称之为建设海子,总面积为1579亩。在音德日图硕大的咸水湖中有一处3平方米大小的孤立礁石,上面有108个泉眼,日夜不停涌出甘甜的泉水,而且水质极好,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策量元素,长期饮用此水,有强身健体的奇特功效,尤其是对肠胃病有特殊疗效。据历史记载,历代阿拉善王爷都有专门的驼队不惜上千里路的行程来此将水驼回王府饮用。近年来,有两位德国老人万里迢迢每年专程来饮此水。所以,该泉被当地人尊称为“神泉”。

   湖泊---- 诺尔图子面积约2205亩,据1993年德国专家测定,湖最深处可达28米。诺尔图沙峰与诺尔图海子一衣带水,沙水相映,水天相连。沙山层峦叠嶂,婉丽绵长。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从峰顶俯瞰诺尔图海子,沙山倒映在湖水中,芦苇反映在沙山上,在蓝天的映衬下,水天一色,瓦蓝透亮,让你无法分得出哪里是水,哪里是沙,更甚至哪里是天。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沙峰、湖水和蓝天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摄人魅力,怪不得人们把诺尔图称为“漠中仙境”或“漠中江南”。

   古庙 ----巴丹吉林庙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庙宇,始建于1755年,是阿右旗境内唯一较完整的一座寺庙。因为此庙座落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从而交通不便,历年来只能有骆驼和人行,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庙宇建筑没有被破坏,但室内设施和金银财宝都被拿的无影无踪。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巴丹吉林庙已修葺一新,现在的庙室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273.7平方米,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人们集会和礼佛的重要场所,也是沙漠深处人们信仰的寄托。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