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圆满完成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28.09.2016  12:33

   林业厅政府网9月28日讯  历时两年多的全盟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于近日圆满完成。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是为了全面掌握兴安盟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和危害等基本情况,为丰富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及标本室,做到有效保护我盟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奠定基础。

  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涉及的范围为全盟范围内森林、荒漠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四旁绿化树木及木材经营场所等。重点调查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近几年绿化规模较大地区、重点区域造林地区、农田防护林地区、沿我盟与其他盟市及交界地区。

  普查对象主要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害及国家现阶段重点关注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林业鼠(兔)害、有害植物。这次普查,共设立踏查线路106条,设置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156块,采集各类生物标本107种,其中病害标本2种、鼠害标本2种、昆虫标本103种。共普查到林业有害生物37种,其中,病害3种、鼠害2种、害虫32种(分5个目、20个科)。另外有:有害植物黄花刺茄1种、新发生的虫害多眼蝶、中带齿舟娥两种,不在统计范围内。制作个体标本 2660个,其中昆虫成虫标本2626个、幼虫吹胀标本30个、害鼠标本4个;害虫生活史标本75套。向自治区送交生活史标本28套,个体标本343个,害鼠标本4个,林业有害生物影像资料刻录光盘1份。同时提交了普查工作技术方案、普查技术报告、普查工作总结,以及各项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和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并在《中国森林病虫》第五期发表论文《鳞翅目幼虫吹胀标本的制作》一篇。

  通过普查,目前能够造成林木主要危害的有青杨天牛、舞毒蛾、黄褐天目毛虫、榆紫叶甲、落叶树尺蠖、柞褐叶螟、春尺蠖、落叶松八齿小蠹、杨树烂皮病、东北鼢鼠等。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盟未发现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蒋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