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盟市大力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
4月的锡林郭勒草原,残雪还未消融,但是倘若天气好,也能感觉到春的生机。
今年,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经过认真研究、反复筛选,确定了20个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和200个亿元以上盟级重点项目,年内计划完成820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任务。
锡林郭勒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效施工期仅180天左右。现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 <<<详细
包头市:联审联批确保精准救助
吃低保要答辩 评审团现场投票
怎样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今年,包头市实施“一个大厅”联审联批制,增加了申请低保的现场监督环节,实现了低保精准救助。
3月底的一天,包头市青山区欧鹿社区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受理第二季度最后一批低保申请。65岁的居民张翠英正在为智障女儿郭华申请低保。郭华和丈夫都因残疾不能工作,孩子上初中,一家人靠张翠英的退休金生活。
民政局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后,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居民等组成的评议组现场投票,全票通过。青山区民政局低保办公室黄华现场答复:“郭华一家符合C类低保标准,每人每月250元,孩子可享受每月30元的助学金,3人共享受每月780元救助。”
张翠华对申请结果很是满意。她说:“现在亲自参与评议,过程清清楚楚,大家都放了心。”和许多人一样,居民王存柱以前对低保发放有过质疑:“那时过程不透明,总在想:他家能,别人家怎么就不能? ”
此前,该市低保审核的程序是:低保申请人将申请递交到社区,社区网格员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递交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调查、审核后,通知社区,社区再转告居民。实行“一个大厅”联审联批制度后,申请者只要递交申请,社区入户调查后,约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并召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现场听申请者讲述自己家的情况,再通过已掌握的入户调查情况,共同评议申请者是否可以享受低保政策,该享受哪类低保。
长期从事社区工作的欧鹿社区管理服务站站长尚文慧说:“一个大厅审批更能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防止了暗箱操作,让辖区的低保群众都能应保尽保,群众心服口服。”
包头市民政局局长云港介绍说:“我们提出‘五不审批’ :不入户调查的不批,不民主评议的不批,不公示的不批,不通过一个大厅联审联批的不批,不经过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不批。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广大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坚决把民生网编密织牢。”(记者吕学先)
鄂尔多斯市:大数据项目一期工程投运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加上传统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通过云计算筛选、处理,提出有用信息,这就是大数据分析。”日前,在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罗克佳华工业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战略合作经理唐天溥,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详细讲解着大数据与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关系。
鄂尔多斯大数据项目是该市引进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目的是打造能够承载4000台高端服务器、具备4万台虚拟服务器云服务能力的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服务于鄂尔多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业企业节能、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和煤炭安全等领域。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13.75亿元,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4月1日起正式运行。
目前,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环保局、劳动局、文化局等11个市直部门已完成数据的实时备份与迁移,预计到5月底,全市55家市直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将整体迁移整合到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集约运行。
该项目还率先启动了煤炭、环保、农牧业、医疗卫生和物流5个领域的重点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系统集成开发,目前平台基础架构已搭建,正和一些部门、企业对接,年内有望上线。
据罗克佳华(鄂尔多斯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保刚介绍,项目建成后,通过示范带动和产业集聚,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将引进各类企业200余家,大数据人才2000余人,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将成为中国西部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应用示范基地。
乌海市: 53亿元治理大气污染
前不久,作为乌海市重点污染企业的泰和煤焦化公司实现了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在自治区率先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近年来,乌海市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泰和公司去年用于焦化烟气脱硫工程的投入达到2200万元。
去年,乌海市用于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在内的环保投入总计达53亿元,组织实施了76个减排项目,全市13家焦化企业实施了脱硫除尘提标改造工程,所有在产电力机组全部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所有水泥企业完成脱硝工程改造。
今年,该市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为契机,计划实施97个减排项目,以进一步改进空气质量,并将继续推进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城区扬尘烟尘粉尘综合整治、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4项环保工程。
焦化厂、电厂的排放物和煤矸石的自燃一直以来都是乌海市域内主要大气污染源。对此,乌海市今年将深入推进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在煤气脱硫的基础上,实施烟气脱硫工程,使全市所有在产焦化企业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和粉尘实现达标排放。乌海市还将继续对去年已经完成的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加强管理,以实现减排连续稳定运行。(记者于海东见习记者郝飚)
阿拉善盟:让30万亩沙地绿起来
日前,近200名农牧民和苏木干部职工,在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沙漠生态建设基地,挖坑、填土、挥舞铁锹,栽树、浇水、栽植苗木,一上午就种下2000余株新苗。
3月份,阿拉善盟就拉开了植树造林的大幕。记者看到,从巴丹吉林沙漠到曼德拉山,从贺兰山到腾格里沙漠腹地,从居延海湖畔到黑城脚下,由驻军部队、机关职工、农牧民和企业工人组成的义务植树大军每天都忙碌在植树一线。据该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介绍,今年阿盟计划人工造林30万亩,飞播3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义务植树95万株,全盟重点区域绿化面积完成53500亩。
阿盟把生态建设与抓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台发展林沙产业优惠政策,将沙生植物基地建设及肉苁蓉、锁阳接种列入盟旗(区)财政预算予以补贴支持,巩固林沙产业建设成果,加快后续产业发展速度。
今年,该盟加快推进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将新增梭梭肉苁蓉基地30万亩、白刺锁阳基地20万亩、人工种植黑果枸杞3000亩、农灌区节水枣树引种示范基地1000亩。
同时,还将继续推进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为主的沙地葡萄产业发展,依托示范区地域和水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做好沙地葡萄种植和后续产业开发。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和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建设项目,全盟新增森林面积144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6%;沙漠化年扩展速度由过去的1000平方公里减缓到353平方公里,禁牧区植被覆盖度由10多年前的5%提高到20%以上。
赤峰市:扶贫有了规划图
最近,松山区城子乡永和营子村设施农业扶贫基地建设热火朝天,村民们忙着插棚架、装棚膜,一个连片70亩的太空椒冷棚种植小区已初见雏形。随着气温的回升,赤峰市一批扶贫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投入扶贫资金35亿元,力争使14万人稳定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过去的扶贫是‘大水漫灌’,现在的扶贫是‘精确滴灌’!”永和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吕树苓说,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的扶贫模式对贫困人口瞄得更准了。
打开永和营子村的扶贫规划图,100亩的冷棚蔬菜、100亩的寒富苹果和肉羊养殖3个扶贫项目赫然在目;翻开登记台账,每户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情况、贫困原因、致富意愿、帮扶项目、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都一目了然。
红旗中学教师杨博宇的另一身份是永和营子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他和市妇联、中信银行等单位的包村干部会定期到村里下乡,每个贫困户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怎么种怎么养,他们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永和营子村是赤峰市“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模式的受益村之一。今年,该市要投入6亿元资金,重点做好692个嘎查村的扶贫开发。每个贫困嘎查村确定1个帮扶单位,选派1支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目前,赤峰市已为17万多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市和旗县区两级已经组建了扶贫工作队1000多个,有3000多名工作队员走上了扶贫第一线。
这几天,林西县七合堂村的村民宋占武正在做开业前的最后准备。在他的“二子特色农家乐庄园”里,家养的马鹿和狍子、山鸡在院子里欢快地跑动。去年,他家仅旅游一项就收入10万多元。今年,七合堂村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目前,村里正在做农家乐小区的扩建规划,准备用3年的时间发展农家乐30到50家。
根据各嘎查村的旅游资源禀赋,赤峰市先后规划了3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今年先实施7个村,引领农牧民发展农家乐、牧家乐致富增收。旅游扶贫是赤峰市精准扶贫的精品之一。如今,该市正在着手规划光伏农业发电项目和电商扶贫试点项目,让扶贫另辟蹊径在非农产业找到新的出路。(记者徐永升)
呼伦贝尔市: 21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陆续开工
据了解,今年呼伦贝尔市共建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1个,总投资达2445.03亿元。
今年,该市更加注重投资和项目拉动,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全年计划安排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9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280亿元,交通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农牧林水及其他投资190亿元。
该市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投资方向,既坚持不懈推动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又抓好周期短、见效快、增加就业多的中小项目。海拉尔区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自治区重点项目,近日记者在产业园内的国际冰雪乐园采访时了解到,冰雪乐园工程春节过后就已复工。据正在施工的哈尔滨名刀雕塑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有50多名技术工人刚过完春节就来到施工现场。工人们加班加点,冰雪雕塑4月底前将全部完工。
因气候原因,呼伦贝尔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大多集中在5月份以后。经市政府统一调度,该市重点项目5月份预计开工133个,6月份开工24个。目前,该市各部门、旗市区、开发区以及项目业主单位正迅速行动、突破瓶颈、全力抓好项目开工建设准备。
兴安盟: 7万人年内稳定脱贫
按照“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的工作要求,兴安盟全力推进扶贫“三到村三到户”工作,确保年内实现稳定脱贫7万人以上。
作为兴安盟头号民生工程,该盟切实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和资金整合力度,把扶贫攻坚工程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十个全覆盖”工程、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有机结合,综合施策,统筹推进。该盟制定了《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派出区盟旗三级共704个帮扶工作队、1748名干部驻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在识别确认的396个贫困嘎查村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该盟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0亿元,实行“靶向疗法”,因地制宜落实整村推进、产业帮扶、项目脱贫各项措施,扶持贫困户重点发展肉羊、肉牛、肉鸡、水稻、林果等富民产业。考虑到突泉县土地较少,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该盟组织贫困村在曙光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在乌兰浩特市利用洼地效应聚集生产要素,打造扶贫园区,为周边农村贫困户提供了扶贫产业平台。
此外,该盟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并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监督检查及公示公告等各项监察制度,真正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实效,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