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中旗向现代农业阔步迈进
农牧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牧民靠天吃饭的历史在改变;五谷丰登牛羊满圈不再是梦想,绿色农畜产品端上百姓餐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农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加……一系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让中旗的农村牧区经济发生着变化。
“十二五”期间,中旗委、政府按照“农牧结合,特色发展,规模推进”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总体定位,认真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把中旗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这一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为出发点,整合涉农涉牧资金,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了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迈进的步伐。
农业打基础,力促筋强骨壮
一排排新打的配套井,一条条新修的田间路,为中旗现代农业增添了一抹新绿。五年来,中旗围绕适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基础,逐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通过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千亿斤粮食增产、牧区节水示范等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6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成功步入了产粮大旗的行列。进一步加强了种植业保险工作,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积由2010年的17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233万亩。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增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15个科技示范园区设施。提升服务农业和农牧民的功能,辐射面积达到了106万亩,带动农牧民户3万余户。
牧业抓改良,力求提质增效
中旗把建设畜牧业大旗作为强旗富民的重要引擎。以牛羊产业为重点,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加强示范场区创建、规模养殖、秸秆饲料化、科技培训等关键环节,让畜牧业驶入现代化轨道。五年来,积极争取实施了畜牧良种补贴、秸秆养畜示范、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等项目,从牲畜改良入手,全力抓好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应用引领和推广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养殖小区60处,修建棚圈1.3万处、107万平方米,规模化养殖户达到8835户。累计完成杜泊、萨福克肉羊人工配种改良10万只,完成黄牛冷配18万头。建成了集牲畜交易、牲畜寄养、牲畜检疫、客商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牲畜交易市场莱德马业牲畜交易市场。据初步统计,全旗牲畜存栏数达371万头(只口),较2010年增加173万头(只口),年均增长16.5%。
产业创特色,力保品质升级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中旗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经过一次次变革。如今,涌现出了二龙屯米业、中阳农业、阿希达牛肉制品加工等一批响当当的特色农畜产品龙头企业。有机、无公害食品原料生产基地认证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和52.6万亩,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家,年有机食品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中旗先后被中国有机产业联盟评为“中国有机食品之乡”和“中国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二龙屯”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罕山”和“马头琴”商标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抓好特色基地高标准区建设,以额木庭高勒苏木为中心,加快谷子基地建设。以吐列毛杜为中心,加快油葵基地建设。同时确定各区域优质特色作物,形成了以吐列毛杜镇、西哲里木镇为主的油葵种植区;以高力板镇、新佳木苏木、巴彦呼舒镇为主的食用葵,花生种植区。进一步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率和带动力,不断完善农牧民合作组织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激活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活力,全旗农合经济组织由2010年的160家发展到2015年的375家,增加215家,年均增长18.6%。着力打造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典型,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3.5亿元的鄂尔多斯援建项目—东达百利舸城乡统筹产业园区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建成生活区移民住宅楼16栋、496户,开工建设养殖区兔舍790户。(郭传华)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