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工商局四项措施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见实效

05.12.2014  04:12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工商局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工作,精心安排部署,狠抓落实,保持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高压态势。专项行动期间,检查种类经营主体18975户次,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93个次,共立案查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案64件,查处销售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73起,案值440.78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37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9.08万元。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市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工商系统2014年进一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和措施,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迅速开展整治。 以开展3.15宣传咨询活动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商标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措施和成效,普及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切实营造全社会参与专项整治活动的良好氛围。期间共组织“红盾护农送法、维权、农资三下乡”7场次,进校园进社区宣讲37次,举办“3·15”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宣讲7场次。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12315统计分析、消费提示、消费维权知识、商品质量监测结果共计108次,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10期。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强化监管执法。 按照自治区工商局、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烟、酒、服装鞋帽、箱包、家用电器等容易产生侵权行为的商品为重点整治商品,加大对商场、超市、酒店等场所的监管和巡查力度,严厉查处仿冒知名商标所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假充真,以及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外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的案件,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插头插座、千足金首饰、电饭煲、手机电池、木工板、陶瓷砖、电动玩具、GPS导航、壁纸、汽车机油、刹车片、节能灯,羊绒和羊毛服装等重点商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共抽样商品75个品种789批次,立案132件。

四是突出强化协作,形成整治合力。 对内强化沟通联系、对外强化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局所联动、所所联动、部门联动的联合打假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执法有力,从快从重处罚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辛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