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名教师的言行时时刻刻都会影响到学生,优秀的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启迪他们的美丽心灵。”从业12年来,石岩一直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讨论式课堂”把课堂交给孩子
8月,对于一机一中的英语教师石岩来说,他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学生石迪凡、罗荟霖考入清华大学,刘潇蔚、特古斯考入北京大学,两名学生还分别以149分和148分拿下自治区英语单科成绩状元和榜眼。
12年的时间,石岩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了精彩的人生。近日,记者在一机一中见到了这位平凡的教师。
2003年,大学刚毕业的石岩来到了一机一中,带着“我要当好一名英语教师”的誓言走上了工作岗位。从初登讲台的紧张与青涩,到现如今的洒脱自然,石岩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
“石岩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经常对知识进行个性化解读,使知识的记忆点更加鲜明。”考入清华大学的石迪凡对记者说。
谈起自己所教的学科,石岩打开了话匣子,“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类学科,我不喜欢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更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学生考试才能得高分。”石岩的学生金士超在今年高考中英语单科成绩130多分,这一成绩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因为金士超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但通过石岩的“讨论式课堂”教学,使他在高考中取得喜人的成绩。“对于英语教学,我更侧重于语言技能、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更多的是要学会运用,不应该把反复讲解和大量做题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石岩对记者说。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热爱课堂教学的。从教12年来,石岩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思想,做课堂的主人,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石岩所带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年级里始终名列前茅。在做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石岩还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课题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2014年5月,他所撰写的论文《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新教育时代》上。
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石岩认为,高中教育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从时代的角度观察和接触学生。石岩常说,处于高中阶段的孩子大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石岩看来,对于学生来说,道德品质的培养远远比简单的知识获取更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石岩着力打造学生干部队伍,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重点抓理想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鼓励学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他认为,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学会与学生进行艺术性的交流与交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生只有喜欢老师这个人,才会渐渐喜欢上这一学科。
担任教务主任职务以来,石岩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顾12年来的教育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石岩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