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借“大挑战”模式参与全球创新

22.10.2015  12:28

  2003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投资启动了“大挑战”项目,将威胁人口健康的挑战提出来,通过投资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催生那些能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的创新性变革。

  十多年来,在“大挑战”模式的驱动下,利用手机对疫苗冷链设备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可测量营养摄入的儿童餐具、能“闻出”结核病的“电子鼻”、油封阿莫西林、预防艾滋病传播的过滤奶嘴……一大批科学的奇思妙想,让科学家的灵感通过“大挑战”这个平台变为现实。

  2015年,“大挑战”年会移师中国,在10月20日“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创新:聚焦中国”全会上,与会专家对话创新对未来全球发展的催化作用,并探讨不同领域、国家和地区如何依托科技创新改善健康、加速发展,应对关键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热门话题。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晓明认为,“科技创新靠技术积累、执着的坚持,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的,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作为从事疫苗研发的企业,他认为,疫苗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最佳方法之一,企业发展必须规模化,产品才能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通过创新造福更多的人。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表示,科技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正是这种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使华大基因自成立以来,足迹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覆盖科技、医药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测序服务。“在基因研究的马拉松比赛中,华大基因处于第一梯队,时不时还能领跑。由基因引领的健康产业,将是未来最新兴最可持续的产业,华大基因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汪建认为,“华大基因早在20年前就聚焦基因测序,通过创新把握机遇,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不断地克服困难,挑战自己”。

  在谈到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时,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鲁白教授认为,人是创新的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才第一;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也是做不成事。因此,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有效地结合。因此,清华大学在全球广纳贤才,在薪酬、科研经费等方面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从各国成功的科技创新案例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文化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药明康德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杨青直言,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他表示,“研发是有风险的,需要有更多的理解与耐心,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更需要共同面对挑战,加强合作”。

  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与会专家表示,我们现在处在创新的最佳时间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竞争会更加激烈,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今天,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在此次全球创新大挑战年会,令人欣喜地看到,“大挑战”项目在过去10余年中,资助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队申请的23个项目获得资助。可以说,“大挑战”项目已经成为一个促进全球健康和发展进程中创新的成功范例。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博士在年会上呼吁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帮助全球最贫穷的人群和弱势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张林军)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