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晓霞出院了 感谢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本网讯(记者赵静) 1月1日,新年第一天内蒙古新闻网编辑晓霞经过长达69天的治疗终于可以出院了。
出院后,晓霞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回想这个温暖的冬日,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正能量!在好多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下,坚强得度过难关!新的一年里,祝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每一个人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晓霞的主治医生告诉她,她现在的病情很稳定,血小板也开始上升,她可以出院回家静养治疗了。但是,目前晓霞的白细胞和粒细胞仍很低,免疫也很力差,回家后还需要进行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
感谢好心人和媒体同行捐助
2014年12月31日下午,记者通过微信得知一个好消息:2015年1月1日,刘晓霞将办理出院手续,要与分别很久的家人团聚了。刘晓霞非常动情地告诉记者,非常感谢社会好心人和媒体同行的捐助,大家的爱心给她很大的信心,也切切实实地帮助了她。 详细>>
晓霞的血小板开始上升 捐款数额超过20万
12月24日,平安夜。
这一天,刘晓霞的血小板开始上升,骨髓配型结果出来,已经放到中华骨髓库进行初筛。她的微日记写道:经历了大难,方知人间大爱!感谢网站大家庭,感谢社会好心人!平安夜,祝大家平平安安!
这一天,蒙能集团李文利将个人筹集的24350元捐款送到内蒙古新闻网。截至当日18时,捐款总计达到207150元。
一份爱心,十分希望。从内蒙古新闻网同事自发捐款,到内蒙古日报社集团各单位同事伸出援手,到内蒙古媒体界同仁关心关注,再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捐助,正能量在这个冬天迅速传播。爱心接力从呼和浩特出发,到广东、江苏……到祖国各地,甚至到了加拿大。
参与到救助晓霞事件中的每一个人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感动着——一位到报社办事的女士看到了为晓霞捐款的倡议书,将钱包里800元钱都捐了,怎么也不肯留名;几位同样患再生障碍贫血的爱心人士在鼓励晓霞的同时也提供了治疗方案;一位妈妈说“我也做了妈妈,也有年迈的父母,晓霞的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决定为晓霞出一份力,希望他坚强乐观”……每一份感动都通过微信广泛传播。一个个好人、一笔笔善款,凝成了强大的正能量,再传递给更多的人。
据了解,现捐助的资金可以保证晓霞近2个月的治疗费用。爱心捐款还在继续,请伸出您的援手帮帮晓霞。 <<<详细
爱心热线: 0471-6659743;
开户行: 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世纪六路支行;
账号: 6217858400003020889;
户名: 刘晓霞
12月16日媒体报道:29岁媒体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社会各界自发捐助15.6万元
“病魔无情人有情,希望各位同仁伸出援手,帮助刘晓霞渡过难关,让点滴爱心汇聚成河,让正能量温暖这个寒冷的冬天。”12月初,一条求助信息在内蒙古的媒体圈内疯转,内蒙古新闻网女编辑刘晓霞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全家无力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
在短短一个月中,媒体界的同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解囊自发捐助,截至12月12日,共筹得善款15.6万多元。
同时,好消息也从北京传来。医生告诉晓霞,病情暂时得到控制,晓霞的病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稳定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详细
最新进展:晓霞病情得到控制 收到爱心捐款13万余元
12月8日,刚输过血的晓霞状态不错。她说,感谢大家为我所做的一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连日来,内蒙古新闻网编辑刘晓霞的病情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有送祝福的,有咨询捐助方式的,有提供救治信息的,这些关心、关爱缓缓地汇成一股正能量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传播,温暖、激励着晓霞。爱心捐款的数额不断增长,截止12月9日12时已经筹集到爱心捐款136911元。
同时,好消息也从北京传来。12月8日,医生告诉晓霞,病情暂时得到控制。经过26天的治疗,晓霞的病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稳定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晓霞的爱人告诉记者:如果病情一直稳定,骨髓移植也可以暂缓。但近期医院还是会安排晓霞家人做好配型,放到中华骨髓库,以防万一。家人目前已经和北京西苑医院取得了联系,准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据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过程长,需要常年服药、定期检查。晓霞现在每天的治疗费用需要五千多元。(记者 雒扬)
爱心账号:6217 8584 0000 3020 889,开户行: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世纪六路支行,户名:刘晓霞,黄建秀(晓霞爱人)手机:13500618355。
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也来献一份爱心。
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的同事们在捐款。
2014年9月晓霞在西安参加培训时的照片。
11月4日,内蒙古新闻网29岁的编辑刘晓霞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甚至不造血。刘晓霞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年迈,女儿2岁。短短1个月治疗,已花光了四处筹集的20多万元,全家再无力承担高额治疗费用。得知这一消息,单位同事积极伸出援手,捐款1.8万元。
12月2日,医院通知刘晓霞做骨髓配型。晓霞的病情再次牵动着同事们,内蒙古新闻网向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发起倡议,号召集团内部的同事们帮晓霞一把。内蒙古日报社领导捐款并指示一定要把救助工作做好;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各媒体、各部门的同事们纷纷伸出援手。
12月3日,内蒙古日报社一楼大厅设立了捐款箱。与此同时,记者编发的求助短信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迅速转发。晓霞的病情受到了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等媒体相继采访报道,内蒙古新闻网的爱心热线响个不停。
截止12月4日13时,捐款总计60509元。刘晓霞的爱人在短信中回复:收到好多爱心捐款,都不知道是谁。牵动这么多人,真过意不去。我们全家谢谢好心人的帮助!
爱心捐款还在继续,请伸出您的援手帮帮晓霞。爱心热线:0471-6659743,开户行: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世纪六路支行,账号:6217858400003020889,户名:刘晓霞,黄建秀(晓霞爱人)手机: 13500618355。(记者 雒扬)
捐款动态:
截至12月5日下午,刘晓霞收到爱心款73746元。
相关报道:
29岁女编辑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各界爱心人士伸援手
12月3日一早,内蒙古新闻网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了一条消息:“11月4日,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编辑刘晓霞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该病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不造血,专家建议骨髓移植。刘晓霞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年老多病,她在家中又是独女,没有兄弟姐妹帮忙。孩子刚刚2周岁,患病后,丈夫24小时陪护她,短短1个月,治疗已花光了东拼西凑的20多万元,已经无力承担高额的骨髓移植后续费用。”消息一经发出,受到了自治区各家媒体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等媒体纷纷采访报道。
同时,内蒙古新闻网的同事也积极行动起来,短时间内捐款18000元。内蒙古日报社领导捐款并指示一定要把救助工作做好。12月3日中午,内蒙古新闻网在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发起了爱心倡议,在内蒙古日报社一楼大厅放置了捐款箱。不管是否相识,不论数额多少,路过的同行们都纷纷献出爱心,截止12月3日18时,内蒙古日报社一楼设置的捐款箱收到爱心善款13009元;银行卡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2150元。
内蒙古新闻网将在第一时间整理发布晓霞的治疗进展情况及筹款数额。在此整理编发自治区各家媒体的消息,内蒙古新闻网代表晓霞及其家属向媒体同行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说一声:感谢你们!
《北方新报》:爱如潮水 身患重病 刘晓霞一天收到捐款2.8万
12月3日上午,记者将刘晓霞的情况编发成了微信,9时06分发在微信朋友圈。9时31分,远在国外的冯先生给记者回复了一条微信:“我和夫人商量给刘晓霞捐助1万元人民币。愿她早日康复!”冯先生是记者曾经的采访对象,是陕西省一位致力于教育培训的专家,那次采访之后,他与记者成为朋友。
随后,记者的微信好友不断地发来讯息,有的咨询如何捐款,有的送上问候和祝福。中午时分,正值下班时候,到内蒙古日报社一楼大厅捐款箱前捐款的人们络绎不绝。截至本报发稿时,捐款箱内已经汇集了28000元爱心款。 <<<详细
《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新闻网29岁女编辑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不敢告诉父母,想着年幼的女儿,刘晓霞在微日记记下:“已确诊!放下包袱,保持好心态,坦然接受一切结果,乐观面对现实。”后在老公的陪伴下,她去北京求医。短短一段时间,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刘晓霞老家是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母亲知道她的病情后,急得嘴角上起了水泡,彻夜难眠,给亲戚朋友不停打电话四处筹钱,希望帮助女儿渡过难关。
昨日,刘晓霞的老公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刘晓霞的情况不容乐观,血小板迅速降低。前一段时间母亲给她做配型没有成功,父亲由于患病无法配型,目前,只能看亲戚中是否有能配型成功的。 <<<详细
《呼和浩特晚报》:29岁女编辑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让爱搀扶晓霞前行
一个多月的治疗已经花去近20万元,后期治疗费用需要更大的数额。由于晓霞生病住院,需要爱人24小时陪同照顾,经济收入骤减,这个双职工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得知晓霞生病后,探望她的朋友、同事、同学络绎不绝。内蒙古新闻网的同事在一周之内筹集了近2万元钱。121月3日中午,同事们还在内蒙古日报社发起了“献爱心”的倡议,短短一天的时间筹款12850元。
进入12月份的北方气温零下十几度,寒风瑟瑟;但是远在北京的晓霞一定能感受得到这里的温暖,一定能看到这里的阳光!晓霞加油! <<<详细
活力内蒙古官方微博转发内蒙古新闻网消息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转发内蒙古新闻网消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转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