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从“打造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定位看阿拉善生态建设的美好未来
清晨打开窗户,能够感受到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远眺群山环抱,到处郁郁葱葱,朵朵白云飘浮在蔚蓝的天空中,如画卷一般;近俯湖水碧绿,鱼儿成群纵情嬉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大自然缤纷色彩中最原始的底色,是生态系统生机勃勃的自然展现,也是最基本、最现实、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百姓心中最美好的愿景和热切期盼。
我盟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但在全盟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 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适宜人类生产生活面积仅占6%,全区95%的沙漠在阿拉善。年均降雨量80毫米,蒸发量350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7.65%,低于全区13.3个百分点;草原植被覆盖度16.8%,低于全区23.2个百分点。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可开采量4.85亿方,黄河取水指标仅有0.5亿方,与最多的巴彦淖尔市相差35.5亿方……重担在肩的“绿色容颜”日益憔悴,保护和改善阿拉善的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成为当前我盟亟待解决的现实而紧迫的难题。
“阿拉善不是粮仓、也不是牧场,保护好2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盟委(扩大)会议提出,在功能定位上,要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盟委书记包钢的讲话全篇有25处之多谈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内容,这不仅为我盟“十三五”的发展定了“向”,也增了“色”。绿色发展,将成为我盟“十三五”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我盟将以此为契机,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点亮全盟生态文明底色。
特殊性决定“身份定位”
我盟地处祖国北疆,是位于沙漠戈壁之中的一个欠发达地区,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属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我盟生态建设的特殊“身份定位”。
气候条件、地理区位的特殊性。我盟属北温带极端干旱荒漠地带,为沙漠化、荒漠化严重发展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主要气候特点。作为祖国生态防线的前沿,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本区域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西北和华北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据专家测算,阿拉善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辐射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
军事战略地位的特殊性。我盟自古就是屯兵守关的军事要地,自汉代起均设置郡县。五十年代末阿拉善一直是国防军事前沿,现在更是国家“一带一路”输入资源的门户,生态建设对于保护军事设施、航天基地,巩固国防意义重大。
生态环境、生态类型及生物多样性、植物形成和演替的特殊性。地处荒漠地区各物种之间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紧密和敏感,一个物种的兴衰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物种的存亡,而环境因子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动植物的发展变化。荒漠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其生态系统也极度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我盟是全球同一生物气候带——荒漠高原带上生物多样性、物种稀有性最具特色、有较高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区域,天然乔灌木林资源构成了我盟独特而极其重要的“荒漠绿色生命线”,植物种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意义,也有开发价值。
建设措施的特殊性。我盟地广人稀,且分布不均。这一特点,决定了我盟生态环境建设潜力巨大。但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不足,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应以保护为主,治理和保护并重。飞播、封育是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
……
把握其特殊,发挥其特色。只要我们顺应自然、顺应时代,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着眼,保护好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并以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孕育生态产业,就能提高在生态背景下统筹一二三产业、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当前与长远的能力,促进我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多管齐下保护绿水青山
2000年,北京等华北地区曾连续遭受8次特大沙尘暴袭击,额济纳旗这个名字一度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当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专题片《沙起额济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次次沙尘暴把阿拉善推向了新闻的焦点。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盟委、行署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同时还实施了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国有林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派出所建设等工程项目,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盟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3096.5万亩,比“十一五”末增加10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5%,增长2.61%;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595万立方米,增加2.92%,森林面积、资源总量实现双增长。全盟完成林业生产任务438.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7.45万亩,飞播造林145.7万亩,封沙育林115.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75万株。与“十一五”相比生态建设任务量增长233 %,投资增长332%,各项工作指标再创新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2289万亩,较“十一五”增加317万亩。通过整村推进、公益林区禁牧、加强管护管理等措施,辐射带动区域内9700万亩林草植被得到休养生息、更新复壮,扩大了保护范围。
“三位一体”守好生态防线
“如今俯瞰乌兰布和沙漠西缘,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条蜿蜒110公里、宽3-5公里的巨大绿带。这是我们阿拉善林业人的骄傲,更是阿拉善的生态保护屏障。这个大型防风固沙锁边带,就像是一道绿色长城,有效阻挡了沙漠的前移,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在乌兰布和沙漠,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指着眼前的绿色固沙带说:“防沙治沙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控制风沙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减弱沙尘暴的风险水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提高沙尘源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三道生态防线在空间上呈“π”型分布,构成了我盟的主要生态屏障。如何守护好这三道防线,成为我盟生态保护的关键。在长期与风沙的抗争拼搏中,我盟摸索出了“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和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的科学治沙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屏障的建设格局,特别是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连续31年实施了飞播造林,覆盖度在30%以上的保存面积达到了300万亩以上,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10公里的锁沙治沙防护带,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移。这一成果也打破了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的国际论断,飞播区内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0.5%—5%提高到12.8%—50.4%。据悉,“十二五”期间我盟共完成生态建设面积320.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8.95万亩,飞播造林116万亩,封山育林85.7万亩。
退牧还林使自然保护区生机盎然
贺兰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是阿拉善的生命山,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区自1992年建立以来,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盟、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全面保护贺兰山这道绿色生态屏障,1999年—2001年实施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退牧还林移民工程,共转移1043户4300人,处理牲畜23万头(只),退耕3500亩,架设网围栏115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贺兰山长期以来存在的林牧矛盾,使森林植被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2000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全面禁伐。同时保护区坚持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中心,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和林政资源管理力度,同时注重保护区科研监测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推动保护区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据调查资料显示,退牧十几年来,贺兰山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森林面积由2001年的53.7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3%;大型野生动物岩羊、马鹿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16条。生物种群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根据2014年综合科考数据,贺兰山西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7科357属788种,脊椎动物352种。保护区拦蓄水量能力明显增强,显著降低了雨季爆发山洪的频次和危害。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功能不断增强,在维护阿拉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漫步在金色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神话般的仙境。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植物类型可划分为森林植被、荒漠植被、盐化草甸植被、草本沼泽植被等,主要植被类型是以胡杨和柽柳为主要成分的森林林分。通过多年的保护、建设,保护区内大面积天然胡杨林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现有物种数量稳步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这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修复成果在我盟只是一个缩影。据悉,我盟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3991.4万亩,占全盟总面积的9.85%。贺兰山和胡杨林两大林区实现6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退牧还草换来绿色大地
我盟现有天然草原2.74亿亩,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67.8%,主要为荒漠和草原化荒漠植被,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局面严重。从2002年至2010年,我盟组织实施了退牧还草一期工程,主要对草场恶化的地区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补播。同时通过棚圈、青贮窖、储草棚、饲草料基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为巩固成果,从2011年开始,我盟继续实施了第二期工程,通过每年实施400万亩左右建设任务,力争使长期严重受损的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为再现农牧区草场植被碧草青青的景色,我盟还逐步建立完善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奖励机制,在生态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划定区域,竖立标志牌或建立管护站,实行禁牧封育。据悉,2011年至2015年,我盟积极争取到每年25593.49万亩的草原补助奖励实施面积,同时争取到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户数1.95万户和年度牧草良种补贴建设任务,保障了全盟2万余户6万余农牧民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而牺牲的利益。
沙产业开发方兴未艾
“要不是嘎查书记提醒,真不知道自己的存折里又多了1万3千块钱。”近日,阿左旗吉兰泰镇哈图呼都格嘎查牧民郭新军看着自己存折上刚刚发的公益林补偿款时满面笑容地说到。十几年前,他承包的5400亩草场被纳入到了公益林补偿范围之内,从此他的身份也从一个牧民变成了护林员,并拿上了工资。“禁牧后,我就把家里的300多只羊、70多峰骆驼全部处理掉,甩开膀子一门心思地种起了梭梭和苁蓉。”郭新军说,发展梭梭苁蓉产业不仅能够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人工种植梭梭成活率高、用水量小、成本低、效益高、收益时间长、后期管护简单,一次投入可长期受益,牧民还可以实现就地转移转产。
浩瀚无垠的大漠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肉苁蓉、锁阳、沙葱这些依沙而生的纯天然的野生植物,在勇于探索创新的阿拉善人的“驯化”下,已经成功进行人工嫁接和种植,并深加工成药用、保健和食用的佳品,成为沙漠“三宝”。
“十二五”期间,我盟立足资源优势,重点鼓励农牧民开展特色沙生中药材种植,推动产业发展。梭梭基地规模达到235万亩,接种肉苁蓉46万亩,白刺产业基地围封复壮120万亩,接种锁阳15万亩,成功申报并荣获“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积极探索发展文冠果、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红枣产业,完成沙地葡萄20000亩、红枣5000亩、文冠果1000亩、黑果枸杞6000亩的种植,为发展林沙产业、提高区域农牧民收入奠定基础。治沙又致富,沙产业染绿了牧民心中的希望。如今,阿拉善的牧民已探索出一条治沙与致富双赢的路子,沙产业开发在阿拉善方兴未艾。
环境监管守护“阿拉善蓝”
“环境是生产力,生态是竞争力”“发展经济是成绩,保护环境是政绩”。正是基于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十二五”期间,我盟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与促发展相协调,污染减排与调结构相促进,环境治理与惠民生相结合,不断加大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工作力度,全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盟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隐患排查化解年”工作要求,立足服务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减排治污等重点工作,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全力解决环境隐患和突出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盟已关停水泥企业7户,淘汰落后产能142万吨;钢铁企业6户,淘汰落后产能19.1万吨;焦炭企业3户,淘汰落后产能70万吨;铁合金企业5户,淘汰落后产能4.3万吨;造纸企业2户,淘汰落后产能2万吨;炼铁企业1户,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巴彦浩特现已建成三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向国家、自治区实时传输数据。机动车排气检测在线监控中心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自治区环保厅验收后正式运行,可及时为公众提供车辆尾气情况和超标处罚信息的查询和尾气定期检测信息。完成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2个嘎查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完成了网围栏、标识牌等保护措施建设。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11天,优良天数达到255天。
多年来,在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过程中,我盟林业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摸索确立了一条适合阿拉善特点和实际的林业治沙、生态建设路子,全盟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科技工作者坚持边研究、边推广、边生产,实现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取得多项以实用技术为主、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对恢复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但是新形势下,受自然条件制约,生态建设成本高,投资标准低;营林管护资金缺乏,成果巩固难度大;林牧用地矛盾突出,禁牧工作压力大;林业产业缺乏资金扶持,投入少、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管护面积大,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护管理力量薄弱等难题,还是我盟生态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盟将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盟委、行署总要求,坚持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锁边护城”、护林防火、林沙产业基地、重点区域绿化为抓手,着力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努力建设美丽阿拉善,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生态安全,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做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徐爱翔)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