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马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夏季野外“深度”科考

23.06.2015  11:18

近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及站点技术人员对汗马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野外科考。
        这次“深度”野外科考内容包括动物类原麝、黑嘴松鸡、驼鹿、紫貂,昆虫及植物类芍药,冻土、水文等。深度科考是在现已初步掌握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分布分类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动物种群内部结构组成、种群密度、种群变化趋势,栖息地恢复等进行监测。通过直观对物种实体和栖息痕迹进行监测,对监测到的影像资料和动物栖息痕迹数据进行汇总。
        此次科考包括汗马全境十一条沟系,十一条支河及塔里亚河沿岸。重点对濒危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和11条调查大样带进行了全覆盖监测。     
        通过为期7天的野外考查,共监测到驼鹿实体8只,驼鹿栖息痕迹上百起,监测到黑嘴松鸡成体23只,幼体15只,紫貂成体14只,花尾棒鸡成体35只,幼体16只,监测到原麝栖息痕迹60起,马鹿实体成体3只。通过监测到的影像及数据与往年监测数据深层次科学剖析评估,汗马保护区内动物种群内部结构更加趋于平稳。生态系统食物链处于最佳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