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精准施策创新机制科右前旗“一对一”精准帮扶6.85万人脱贫
合理规划精准施策创新机制科右前旗“一对一”精准
帮扶6.85万人脱贫
2011年至2015年,科右前旗用了5年时间,累计实现6.85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脱贫近1.4万人口,实现了脱贫人口过半目标。这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到2010年,前旗还有13.7万农牧民处在低收入贫困线以下,占全旗人口的46%。这又是一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重,前旗坚持厅局帮扶、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嘎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如期全部脱贫。
啃“硬骨头”,舍得下力气
德伯斯镇太平山嘎查村如其名,因缺少水源,村民种地饱受干旱之苦。“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啊。”嘎查书记佟全叹了口气。打井要机器、要钱,镇里村里都没这个能力。
随着自治区厅级第二轮扶贫前旗五年规划启动,太平山嘎查迎来了转机,先后投入9800多万元,打管井,建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产品,救助贫困大学生,配套解决水、电、路、房等问题。实现人均水浇地面积7亩,出栏育肥牛200头,建设马铃薯基地2万亩,使得101户486人稳定脱贫。
像太平山嘎查这样的村并不是个例,自治区厅级新一轮帮扶前旗以来,共投入资金7亿余元,在27个嘎查村实施项目10个,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脱贫后的村民精神状态在悄然改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节节攀升。
啃“硬骨头”,做到“点面结合”
啃“硬骨头”,既要下大力气,又不能光用蛮力,必须合理规划,精准施策,会使“巧劲儿”。
土地零散,可利用资源短缺,这是长期以来导致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农民增收的最大难题。全村利用精准扶贫资金50万元入股“兴村肉羊养殖合作社”,每年每户保底分红1200元,合作社利润达到17%以上时二次分红。全村2756亩耕地全部流转给“江玉种植合作社”,一次性付清承包费。年底,农民参与“江玉种植合作社”保底和二次利润分红。除此之外,农民还可通过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来获取收入,还可到合作社中劳动来增加收入,实现了“零风险”“三收入”。与之一路之隔的永进村,通过“金融扶贫景堂模式”,发放给20户贫困户的金融富民贷款200万元全部由刘景堂个人全程全额担保,并全部作为股金统一购羊、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户贫困户每年分30%红利。一年一结,一带三年,确保了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达到大户与贫困户互利双赢目标。
“这种创新的扶贫机制可复制可推广,是个脱贫的好办法!”前旗扶贫办主任李明介绍,这种方式实现了“六到一增”,“六到”就是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增”就是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前旗实施整村推进扶贫36个嘎查村,累计投入5640万元。同时,投入1320万元实施移民扩镇、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等。
啃“硬骨头”,烧旺“产业之火”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破解了资源约束,但打造什么样的产业?这同样需要一个精准选择。在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敖其尔的“牧家乐”里,前来购买奶制品的游客络绎不绝。“听说这儿的奶制品纯正,我们特意来这里购买。”前往阿尔山旅游的李先生边品尝奶豆腐边告诉记者。敖其尔的“牧家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沿S203线通往阿尔山的沿途,从事“牧家乐”的农牧民有300多户,每年户均收入10万余元。
如今,产业扶贫投入39104万元,贫困农牧民在向产业工人转变。类似这样的变化,看起来微不足道,正是这些,摆脱贫困的内在力量慢慢累积释放,最终让前旗呈现今天全新的面貌。
四面八方的“扶贫之水”汇集到一处,浇灌在这片“最干涸土地”上。到2015年底,前旗有6.85万人口实现脱贫,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8360元,年均增长13.1%,脱贫任务完成50%。“十三五”脱贫蓝图已经绘就,脱贫工作定会砥砺前行。(兴安盟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