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非公”典型:库布其模式引高层关注

08.03.2016  18:35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看望和讨论。

  习近平强调,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图为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等委员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联组会上,王文彪向总书记详细汇报了亿利资源集团近年来治沙扶贫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对治沙扶贫的思考和建议。王文彪说:“习总书记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给民营企业打气,我们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

  在王文彪看来,“习总书记的讲话,释放了很重要的信号。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我感觉他在讲话中表达了三方面希望:希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能够健康成长,希望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健康发展,希望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荒漠化脱贫更是精准脱贫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目前,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近1/3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南疆33万平方公里沙漠对应着300多万贫困人口,而且苦咸水成为生态顽疾。

  过去的28年,王文彪一直在治沙脱贫领域探寻着。在他的带领下,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典型代表,亿利资源集团研发了100多项生态种植与产业技术,培育了1000多个耐寒、耐旱、耐盐碱生态种子,研发了土地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内蒙古等地治理沙漠1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千亿规模的沙漠绿洲经济产业,并成功探索出一套沙漠里的“精准脱贫”模式——“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

  通过治沙扶贫,沙漠地区实现了生态有改善、群众有收入、投资有回报,在大漠中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意、扶贫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王文彪举例说,甘草是治沙植物,也是中药材,亿利通过发展中药健康产业带动群众大种甘草,被老乡称作“甜蜜事业”。再比如,沙漠非常适宜发展光伏与光热产业,理论上1年1平方公里沙漠可产生400万度电。板上发电、板下种草、中间养羊,企业靠发电收益,农牧民靠土地租赁、种草、养羊脱贫致富。为了发展沙漠光热,亿利在欧洲购并了全球最先进的光热核心技术。

   扶贫之道,关键在精准,最终看成效。经过28年努力,库布其10多万沙区群众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392元增加到14000多元。当地老乡说,过去的“沙窝窝”成了现在的“香饽饽”,治沙扶贫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民营企业贡献智慧、精准扶贫的理论抓手。

  治沙如何与扶贫工作、国家战略有机结合?王文彪提出了“统筹全国治沙扶贫工作”“出台治沙扶贫特殊政策”“将沙漠治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等三点建议,并明确表示:“今天的经济形势面临暂时困难,但不能让小困难阻挡前进的大步伐。企业家应该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铆足干劲,壮大自身,并为精准扶贫作出应有贡献。”

  “库布其”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弓上的弦”,总书记牵肠挂肚的扶贫工作正如“箭在弦上”,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快马加鞭、争分夺秒。现在,王文彪已经向总书记立下了“军令状”,“5年内通过投资沙漠生态产业,再绿化沙漠1万平方公里,带动10万农牧民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