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让民生村变了样

07.08.2015  17:19

 

  在建的羊圈 

  新修的通村小油路

  近日,记者走进杭后蛮会镇民生村,这个自治区级的贫困村,自从“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开展以来,市发改委和旗规划局的包扶干部走村入户开展调研,积极为民生村制定扶贫规划,落实扶贫项目,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摸清底数好扶贫

  民生村人均耕地不到4亩,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全村6000多亩耕地,一半以上属于中低产田,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属于自治区级的贫困村。

  自“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从根本上帮助该村贫困户建立“造血机制”,市、旗两级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多次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现阶段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分析了该村的致贫原因。把贫困户的所需、所急、所想、所盼进行整理汇总造册,按一户一策、整村推进原则逐一落实,并为困难群众逐一建档,帮助民生村制定扶贫规划和年度计划,量身为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目前,已投资480多万元,实施了4000亩的土地改良项目;协调争取资金20万元,为该村的蒙汉渠更换了桥、涵、口、闸,涉及5个组,受益群众达1000多人;新修了3.1公里的小油路,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村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基础。

   产业造血更长远

  农村扶贫,终极目标是增强村民致富的“造血”功能。驻村工作队从入驻那天开始,根据民生村实际,把扶持发展肉羊养殖业作为帮扶切入点,加强政策引导,通过产业扶贫提升贫困农民的“自我造血”能力。

  驻村扶贫工作开展后,工作队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商定扶贫方案,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利用有限扶贫资金,优先扶持具有一定条件的村民建设标准化圈舍,力争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提高贫困村民的收入。通过农户申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首批确定了60户扶持对象。民生村二组的村民史义明就是首批受益的农户之一。

  “以前圈舍条件不行,羊养得少,今年政府给我补贴了5000块钱,盖起了60平米的羊圈,有了这么大的支持,以后我要多养点儿羊,通过养殖抓抓收入。”史义明觉得以后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棚圈改造项目给我解决了大难题,我们没花多少钱就把棚圈盖起来了。”村民史占刚站在自家新盖的棚圈前高兴地说。

   一对一帮扶 更有效

  “变化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村里经常看见干部们挨家挨户进行指导,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这样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大家心里更有信心。”这是一年来扶贫工作组给村民们的最深感受。

  下一步,“三到村三到户”工作组将整合多方力量,继续将帮扶落到实处。对民生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形成以养殖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致富产业模式;集中力量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危改工程,彻底消除全村的危房,使人均农田达到5亩以上;实施劳动力培训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同时采取就地转移和输出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力争到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基本实现全村脱贫。(陈凯)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