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敖础鲁想办件大事情
原标题:敖础鲁想办件大事情
“我们是‘四胡之乡’,2015年想在全旗范围内组织一场2000人的四胡表演,然后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打破科左中旗保持的1000人表演的纪录。”刚刚忙完全旗“第四届蒙古四胡大奖赛”的敖础鲁见到记者时,首先说的是搁在他心里的大事。
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四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敖础鲁。旗广电局他是一把手,四胡协会他是主席。
在他和协会的不懈努力下,不仅仅《荷英花》等具有代表性的四胡演奏曲目得以广泛流传,2013年11月蒙古四胡艺术还被自治区文联确定为自治区第二批“一旗一品”文化品牌。“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四胡。”敖础鲁说。“这几天特别忙,我们四胡协会和老年艺术团联手准备搞一台晚会,春节要在大礼堂给农牧民演出。”
“四胡都是自己购买,义务演出?”记者问。
“当然!喜欢四胡的人太多了,现在巴彦呼舒镇有3个厂子可以生产四胡,一年差不多能做2万把呢。”敖础鲁回答。“喜欢四胡的人就像女人买衣服,看到好的就想买,现在我家已经有6把四胡了。”
六十八是当地的四胡高手,也是四胡协会的秘书长。他用生硬的汉语告诉记者,协会是2009年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传承四胡。因为当时30岁以下的年轻人都不拉四胡。
如今,六十八再也不担心四胡会失传了。旗里5个中小学都聘请了他,专门教孩子们拉四胡,他也乐在其中:“特别忙也特别累,每天都有课,可是我心甘情愿,不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给丢了。”
在旗委政府和“一旗一品”的支持下,关心四胡艺术传承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全旗登记在册会拉四胡的民间艺人就有8500人,老人们闲来无事拉四胡切磋技艺,年轻人忙于拜师参加比赛,可以说,从白发老人到稚龄儿童,拿起四胡都能演奏一段悠扬的曲调。
“挺欣慰的,觉得自己干了件有意义的事儿。2014年自治区四胡协会和旗宣传部共同举办了四胡大赛,白音宝力高主席亲自当评委,他说全旗四胡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敖础鲁说。
在科右中旗四胡协会的荣誉榜上,每一个奖项都很过硬:2009年9月,代表自治区参加中国首届“女娲杯”民间歌舞展演获银奖;在第二届和第三届“八省区蒙古四胡大赛”中,组合和个人表演均拿到了非专业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第四届“八省区蒙古四胡大赛”中,陈香宝获青年组一等奖,色旭东获少年组三等奖。
“四胡高手都在民间,从8500人里选2000人一点不费劲儿,我肯定能把这件大事给干成了,让科右中旗来保持这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对于这个新的目标,敖础鲁信心十足。(记者 包牧仁 王国英 红艳 刘春 胡日查)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