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民族文化艺术 推动草原文艺发展

16.10.2017  01:43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区艺术工作始终坚持的方向指针。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艺术创作实践,弘扬草原文化博大精深,突出民族与地域特色,为集中优势资源统筹规划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号召下,开拓思路、创新思想,在艺术创作生产、惠民演出服务、艺术展演活动等方面以项目、工程、品牌为抓手,完善政策保障,加大自治区资金扶持,把创新精神贯穿艺术工作全过程,不断创作演出民族艺术经典作品,为丰富广大农牧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底,我区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的基层文化主力军作用和“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用,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基层惠民服务,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惠民演出补助资金”,每年拨付基层乌兰牧骑1660万元专项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乌兰牧骑下乡惠民服务问题。

  201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实施了“扎根草原、情系人民”全区艺术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采风主题实践活动。在我区东、中、西部设立了艺术创作采风基地,每年下派百名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

  2015年,制定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创作“十三五”规划》,对舞台艺术创作按照剧目种类和各个单项艺术门类进行量化,为“十三五”期间全区舞台艺术制定了科学合理、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规划。并申请设立“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艺术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民族艺术全面繁荣发展。

  2016年至2017年,自治区党委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和地方戏保护发展的意见》,对全区文艺繁荣发展以及戏曲工作指明了航标、明确了方向。

  2016年起,自治区文化厅组织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新创精品剧目,先后创作出“草原上的乌兰牧骑”“热土”“爱在胡杨”“草原英雄小姐妹”“尹湛纳希”“我的乌兰牧骑”等一批优秀剧目。创新启动了《内蒙古草原文艺天天演---惠民演出工程》,分别实施了“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展演月”“四季内蒙古演出季”“百团千场下基层”“经典文艺进校园”等系列品牌活动。全区每年深入基层惠民演出达7000场以上,城镇惠民演出达3000场以上。另外,重点打造出乌兰牧骑“草原文艺轻骑兵”品牌和“亮丽内蒙古”全区专业艺术赛事品牌。

  2017年,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系列文艺活动,举办了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暨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第四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草原文化节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蒙博览会音乐舞蹈演出活动。

  2017年,圆满完成了全区地方戏曲普查工作,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拟定《内蒙古自治区“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确保地方戏曲传承、普及和全面繁荣。举办了首届全区蒙古语戏剧节,促进我区蒙古剧等地方戏曲挖掘、创作和互动交流发展。

  此外,自治区重点抓文艺行业意识形态工作和艺术评论及研究工作。全区艺术节庆和赛事活动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后,得到明显规范和加强,艺术研究工作得到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更加明确。艺术评论工作对正确引导内蒙古艺术发展,对新创剧节目、新型艺术门类进行“一剧一评”,实时跟紧论证、评论和修改提高起到了明确导向作用。目前,正在筹划建立内蒙古草原文艺专家库,内蒙古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乌兰牧骑数据库,打造“草原文艺网络”品牌,全面提升我区艺术创作、研究及艺术云档案、艺术评论、艺术数据库工作。

责任编辑:赵建华 高明博 附件下载:
下一篇:两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活动丰富多彩,观众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相关文章
  • 两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活动丰富多彩,观众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7-10-12
  • “蓝色故乡”主题图片系列展第二期“牧歌嘹亮”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展出 2017-10-11
  • 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与艺术研究院非遗职能交接工作有序开展 2017-10-11
  • 八省市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论坛在包头市成功举办 2017-10-10
  • 2017年度全区舞台艺术编创人员培训班之编剧班圆满结束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