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任俊报道 6月18日,重庆迎来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时刻牵挂雨情汛情。18日20时,孙政才一行冒雨来到市气象局,召开防汛抗灾工作研究部署会,研究部署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强调全员上岗、严阵以待、全力应对、死盯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特别要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鸣,市政府副市长陈和平、刘强、沐华平等参加调研。
在重庆市气象台会商室,孙政才详细察看气象卫星云图、雨量图、天气雷达图和区县降雨实况,仔细了解未来天气变化趋势。在听取市气象局、水利局、国土房管局、安监局关于全市气象、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后,孙政才强调,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强化责任落实,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负起主要责任,靠前指挥,加强调度,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到岗、到人、到点。抓好应急值守,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巡检,确保及时发现灾情,及时做好防范。对防汛抗灾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要严肃追责。
孙政才要求,加强预警监测,完善防灾救灾应急预案,做好资金、物资、抢险设备和救灾队伍的准备,确保灾情发生时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尤其要加强对局地性、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密切监视天气、雨情、汛情、地质灾害等变化,科学研判灾情趋势,提高预报精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要加强长江、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的统一调度,留足防洪库容,提高防洪效益。要加强协调配合,气象、水利、国土、交通、公安、消防、安监、市政、教育、旅游等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防灾、抗灾、救灾合力。
重庆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汛期更易发生自然灾害,突发性和破坏性强。对此,孙政才强调,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强化群测群防,加强预警,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处置险情、第一时间果断组织人员转移避险。要深入分析汛期气象对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组织力量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排除隐患。大力抓好工程建设、煤矿生产、油气运营、危化品生产储运、交通运输等行业安全监管,尤其要加大汛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防范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
重庆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孙政才、黄奇帆等市领导近期多次对防汛抗灾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和批示。全市各级各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抗灾各项工作。
监测显示,6月18日18时至19日9时,重庆西部大部地区、东南部部分地区降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主城区和潼南、大足等15个区县的195个雨量站出现暴雨,主城区和江津、酉阳等8个区县的44个雨量站降大暴雨,最大雨量出现在江津珞璜(247.1毫米)。重庆市气象局于17日下午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并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广泛地发布了预报预警信息。18日10时,重庆市气象局启动突发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18时5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2时召开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会议,迅速传达落实市领导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