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08.12.2016  20:34

  11月28日,《山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二五”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气象防灾体系日趋完善,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提升,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气象综合监测能力逐步增强,气象科技和人才工作得到加强,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规划》提出,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以科学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加快构建智慧气象。到2020年,建成具有山东特色、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气象事业结构,显著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气象服务社会化水平、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和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东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规划》着眼于山东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实际,提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海洋气象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建设,以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为支撑,综合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资料,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预报预警体系,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准确率高于90%、气温预报准确率高于85%,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格点预报精细到陆地和海洋5公里、关键区域1公里,72小时内精细到逐1小时,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新,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高到30分钟以上。

  《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部署,明确进一步提升综合气象监测水平、气象信息化水平、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水平和强化基层台站综合能力建设,以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形成地基、空基、天基等气象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同时,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山东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工程、山东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山东海气象能力建设工程、山东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山东气象信息化工程(金云工程)、山东气象“一流台站”完善工程。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