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11.01.2017  16:11

  中国气象报记者叶芳璐 沈建红 冯子晏报道 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7日北京地区出现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期间,雾凇和小雪也接踵而至,天气形势十分复杂。对此,北京市气象局及时部署、提前预报、及时预警、滚动服务,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公众平安出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12月29日22时,市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此次响应持续了10天,一直到1月8日7时30分才正式解除。响应期间,市局领导坚持在一线指挥,市局局长姚学祥多次对预报和相关服务提出要求。各区局及时向区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雾和霾实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2月29日,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通过短信、歌华有线、腾讯大燕网等方式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全网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启动的消息。此外,市气象台及时发布或升级发布大雾和霾的预警信号,各区气象台也充分发挥分区预警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相应预警信号。

  加密会商、联合会商在雾和霾预报过程中已形成常态化。据统计,此次过程,市气象台与中央气象台、兄弟省区市气象台以及市环境监测中心会商近20次,组织各区气象局加密观测和天气会商15次,参加市应急办组织的应急联动视频会议4次。会商后,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气象服务材料,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随着雾和霾天气持续发展,1月1日早晨至上午大气低层湿度接近饱和,平原地区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强浓雾,由于气温较低,雾滴在路面、树木上不断附着冻结,房山、大兴、通州等地又出现雾凇天气。气象北京微博、微信向公众开展雾凇形成条件的科普解读。针对低能见度天气,气象服务中心时刻保持电话连线,提醒各主要交通路段的能见度情况;为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提供日报和快报7期。针对华北大部以及北京地区出现的中度转重度霾、大雾、低能见度综合天气,分别给北京铁路局、机场维修以及公交燃料等交通运行相关部门发布专项警报。

  此次过程天气复杂,1月5日和7日都出现小雪天气,市局加强会商分析研判,重点考虑温度对降雪的影响,及时提供服务,并通过微博、微信、电视、网站等媒体充分发挥科普宣传作用。制作科普节目“专家解析2日北京南北两重天”,对霾为何南重北轻、逆温层概念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科普解读;微博、微信推送相关科普文章;组织“北京雾和霾天气回顾”的专家直播活动,由气象专家对雾和霾强度、持续时间、时空分布和期间发生的雾凇、降水等复杂过程进行了分析,回顾今冬雾和霾总体过程,对后续雾和霾的发展、温度趋势和预警查看方式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