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兵 通讯员孙毅博报道 6月23至24日,安徽省皖南山区及沿江江南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池州、黄山、安庆和宣城市出现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黄湓河、秋浦河、尧渡河、新安江、练江、昌江等6条河流先后超警戒水位,4座中型、250多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对于这次强降水过程,在省局党组统一部署下,全省气象部门严阵以待、提前预报、加密监测、及时预警、滚动服务,全力应战今年入梅后首场强降雨。
早在6月19日,安徽省气象局就在服务材料上提及此次强降水过程;6月21日,省气象局召开入梅新闻通气会,指出安徽江南21日进入梅雨期,未来十天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江南多降水,此后又对强降雨的预报做了滚动预报。6月22日10时,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单位立即进入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状态,实行24小时局领导领班制度,全力做好各项应急响应工作。针对沿江江南的强降雨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6月23日,安徽省局在芜湖市组织开展了沿江江南地区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应急演练,合肥、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市气象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应急演练。
6月21日至6月25日8时,安徽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雷雨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66条,向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免费发布手机预警短信累计128万人次,并通过气象影视、电台、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按照省局应急响应的要求,池州市气象局提前召开媒体通气会,降雨过程中不断提升预警信号;黄山市气象局及时制作多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报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并部署全市气象信息员及时监视各地降雨情况,发现灾情及时上报;安庆市气象局全员取消双休日,及时启动汛期反拨系统,确保预警发得早,传得快,落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