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生产向产业化迈进

23.10.2018  11:00

   内蒙古的牛奶美名远扬,产业链完整,早已成为内蒙古农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消费者选择日渐多元,对奶制品的营养和口感的要求愈加苛刻。羊奶凭借更全面的营养、更接近母乳的结构特性逐渐获得了市场的青睐。面对市场带来的发展契机,内蒙古畜牧业以品牌化为抓手,逐渐发展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羊奶产业链,为草原畜牧业注入了生机。提起内蒙古的奶业,人们都会想到牛奶以及各种各样的牛奶加工制品。可记者最近走访却发现,在这片大草原上很多养殖户、合作社、中小企业却养起了奶山羊,而且国内首个奶绵羊养殖项目也在这里落户。可以说,借着奶业发展的劲风,羊奶产业已然成为继牛奶产业之后,内蒙古的又一张靓丽名片。目前,羊奶生产正在突破传统的模式向产业化迈进,成为草原绿色优质产品的代言。

  发掘羊奶的市场潜力

  早在《魏书》中就有记载:“常饮羊乳,色如处子”,说的就是羊奶的美容功效,此外羊奶还有调节肠胃,缓解便秘,安神助眠,滋阴补肾等多重功能。从口感上来说,羊奶最接近母乳,所以更香更浓更细腻;从营养价值来看,羊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分别是牛奶的2倍和4倍;此外,羊奶中含的蛋白分子更细小,人体更容易吸收。内蒙古正是看准了羊奶产业中的巨大潜力,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呼和浩特新城区大青山脚下的“内蒙古蒙羊羊奶源基地”,一身白大褂的李春霞与员工正在给奶山羊喂饲料。“让我看看你们是不是又长高了,长壮了……”李春霞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奶山羊。

  说起与奶山羊的缘分,李春霞滔滔不绝。这些年,她诚心钻研奶山羊产业链,近1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谈论的都是与奶山羊有关的话题。李春霞说:“当时选择养羊,一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土地有感情;二是因为养羊成本低,当时一头牛要两万元,两万元能买30只羊,我的事业就能起步了。”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饲养,到2004年10月,李春霞手里的奶山羊母羊数量发展到360多只,共销售鲜羊奶280多吨,收入5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当地乡亲们纷纷养起了奶山羊。“养殖数量和规模的逐渐扩大,鲜奶产量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应尽快解决奶制品开发加工的问题。”李春霞用3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呼和浩特市50多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最终与一家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发羊乳制品的合作协议,当地村民的鲜羊奶有稳定的销路,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养殖的积极性。

  2005年,李春霞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内蒙古蒙羊羊业有限公司,以羊乳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成为当地致力于服务“三农”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奶山羊养殖的公司化经营。到2006年底,当地奶山羊养殖数量达一万多只,日产鲜奶10多吨,养殖户每年每只奶山羊的纯利润在1000元以上,带动2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如今,蒙羊羊乳业的“雅曼苏”羊奶粉已正式投放市场,打开京东网购平台,好评100%,“没有膻味,香微甜”“已经喝了半年了,味道非常好”“质量上乘、味道鲜美”……看着这些买家评论,更加坚定了李春霞做好这份事业的信心。

  2015年,蒙羊羊乳业与呼和浩特清水河县政府签订了合作推动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协议。“十三五”期间,将使清水河县奶山羊存栏量达到10万到12万只,帮助和带动2万多户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历经近两年的可行性研究和紧张筹备,2018年7月,蒙羊羊乳业日产100吨生鲜羊乳加工项目将正式投产,这也让蒙羊羊正式成为“中国乳都”首家羊乳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从自产自销到产业化加速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屋盖苏木牧民阿拉腾花家有200多只山羊,不出栏每年还能有近10万元的收入,这些钱是怎么来的?记者来到她家时,她正在挤羊奶、做奶酪、熬酥油,她家一天平均要加工几十斤羊奶,“以前的羊奶都是自己吃,或者送人,现在还能卖出去有收入,投向市场。”阿拉腾花告诉记者,以前羊奶只用于喂羊羔,要是羊羔吃不了,多余的羊奶只能白白浪费掉。2013年底,旗里的一个奶食品销售合作社主动找上门收购羊奶和奶食品,在合作社的指导下,阿拉腾花家羊奶的产量日益增加,收入也越来越多。从营养价值和奶源特性来说,羊奶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母乳,易于消化吸收,保健作用强,但是奶羊的产奶期短,导致羊奶一直不能产业化加工。2014年,巴彦淖尔市鼓励养殖户和企业投资羊奶产业,随着当地奶羊养殖户的增多、奶源的增加,羊奶制品开始向产业化迈进。

  2014年,巴彦淖尔市特羊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五原县建设了近2万亩的奶羊养殖基地,每天早上5点,下午3点,伴随着清澈的哨声,6000多只奶山羊,从各个羊舍顺着专用通道鱼贯而出,排成长队,欢快地奔向现代化的挤奶厅。挤奶厅里是两台专为奶山羊设计的并列式挤奶机,4列,192只羊,3名挤奶工,放料、消毒、药浴、挤奶……一系列工序之后,只要8分钟就全部挤奶完毕。而挤出的羊奶,会通过自动化管道进入到冷藏罐中,再通过冷链运输到加工厂加工生产,整个过程都是全封闭,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羊奶品质的影响。

  “这里的奶山羊引进的都是萨能普系奶山羊,产奶量高,有的个体高产羊,日产量能达到6公斤。”公司技术员张荣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开设了30多家产品直销店。而这仅仅是开始,目前,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等3个地方的万只奶山羊基地都正在建设中;未来还将开设100多家直营店。

  “内蒙古有土地、人力、技术等优势资源,羊奶的市场前景无限大”。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林永亮表示。

  科技支撑规模化发展

  2016年7月,首期投资5000万元的奶绵羊养殖项目落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目前,养殖基地内存栏东弗里斯奶绵羊500多只,东弗里斯羊与小尾寒羊、蒙古羊的杂交一代2000多只,已形成国内最大的东弗里斯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到2018年底,杂交群体规模将达到1万只。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该项目的倡导者与技术支撑。“发展奶绵羊产业对内蒙来说意义重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光鹏教授坦言,“我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化的奶绵羊品种,奶绵羊产业也无从谈起。我们引进的是全球最优秀的奶绵羊种质资源,目标是利用蒙古羊与小尾寒羊培育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绵羊新品种,实现绵羊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羊奶产业的创新发展。

  “东弗里斯羊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奶绵羊品种,被称为‘绵羊界的荷斯坦’,年泌乳期可以达到210天至230天,产奶500升至800升,而且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产羔率达230%,是我们发展奶绵羊产业的理想品种。”张立研究员介绍,“我们将利用现代繁殖生物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扩大群体规模并不断提升群体生产性能,以满足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蒙天然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投资方。谈起该项目,公司董事长李宇栋十分兴奋:“内蒙古绵羊养殖基础好,饲草料资源丰富,具备完善的乳制品产业链,非常适合发展奶绵羊产业。在内蒙古大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我们的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公司今年准备再投资1个亿,扩大现有养殖基地的规模,并建设1个高标准的奶绵羊生产示范基地,届时将会有5000-7000只产奶母羊入驻。2018年我们将喝到第一杯绵羊奶;2019年,我们将实现绵羊奶的规模化生产。我们也希望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共同将内蒙的奶绵羊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人都能喝上内蒙生产的高品质绵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