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沙圪旦村葵花卖上好价钱
张贺祖(右)向客商介绍葵花成色。记者 韩继旺 摄
11月18日,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沙圪旦村村民张贺祖家里,十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盘点一年的收成,谈论村里的变化,憧憬来年的光景,满足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院子里,整齐码放着选好的一包包葵花,堆得像小山一样。
张贺祖当过老师、干过会计,前几年联合6位村民办起了盛世金农农贸专业合作社,开始搞葵花籽收购。可当时由于道路不通、场地简陋,吃了不少苦头。“每年秋天收购季节,就怕下雨,一下雨四轮车几天进不来,机器就停下了。晴天时又怕刮风,一刮风黄土全刮到葵花上,真难闹!”老张回忆说。
今年,沙圪旦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村里的土路都铺成了柏油路,路两旁栽上了松树、柳树,还建起宽敞的文化活动室和平整的文化广场,老张又将自己收购场的院子进行了硬化。“以前每年秋收时,由于道路不畅,外地客商都不愿意来收购农副产品。如今,来来往往的客商多了,我们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张贺祖心满意足地说。
今年以来,沙圪旦村巷道硬化工程总投资达80万元,目前已建成3条总长2.5公里的水泥路。路通了,来的外地客商也明显增多。今年,村里的葵花价钱每斤比往年涨了0.2元,预计每亩可增收200多元。
正在选购葵花的哈尔滨客商刘金斧说,以往他来这里收购,常常因为下雨路不通,大车进不来、出不去而耽搁生意。“今年乍一来以为走错地儿了,路比以前好走了,村子变化太大了,特别漂亮!”
如今,张贺祖的合作社不仅搞葵花籽收购,还增加了农资经营项目,种子、地膜、化肥样样都有。在老张的带动下,村里先后又建起了四五家葵花籽选厂,过去的“泥腿子”们在种地之余也纷纷搞起了副业。老张说,选厂能建成还得感谢农网改造呢。原来,“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供电部门对村里旧农网进行了更新,并换上大容量变压器。现在,全村十几台选机同时运转都不成问题。(记者 韩继旺)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