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美丽的生态家园——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综述
原标题:构筑美丽的生态家园——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综述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这是人们向往的内蒙古大草原。
然而,上个世纪末,这片美丽草原遭遇严重生态危机,甚至成了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为了重筑这片生态屏障,一场绿色家园保卫战打响……
“豁口”消失“绿屏”再现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草原,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在1999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卫星遥感图上,这面屏障出现了几个代表沙地的黄色豁口,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就是其中一个。
随着牧区人口和牲畜数量急剧增长,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退化,一度“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是侵袭北京的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
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围栏封育……2001年起,内蒙古自治区36.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1.9%,一期工程总投资20亿元;
禁牧围栏、划区轮牧、草地补播……2002年,国家在全区进一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到2014年总共投入46.6亿元,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26380万亩。
2011年起,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区10.1亿亩草场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范围,146万户、534万农牧民受益。
而今,内蒙古自治区不仅建立了一套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相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等4大制度体系。
从最新的卫星遥感图上可以看到,代表草原的绿色从西部的贺兰山绵延数千公里,直至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形成了一道壮观屏障。曾经的“黄色豁口”苏尼特左旗草原已然返青,一碧万顷。
退牧还草绿洲回归
昔日杳无人烟的不毛沙地,如今种上了水稻,饲养了牛羊。这是科尔沁沙地南缘、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通过防沙治沙、改善草原生态的一景。
科尔沁曾为草原和农牧交错地带,由于人们超载放牧,加上气候干旱,使草原逐渐演变为总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的沙地,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区。
上世纪70年代起,国家投入巨资开展防护林建设和退牧还草工程,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长城”在科尔沁沙地逐步形成。监测结果显示,科尔沁沙地近年来缩减至5万平方公里左右。
在科尔沁沙地腹地蒙古族妇女席根小说:“20多年前,房前房后都是沙子,一刮风就快要把我们家埋了,现在很难看见明显的沙丘了。”
2014年,内蒙古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植被盖度达到54.7%;201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盖度比2000年提高了14%至16%,明沙面积减少了24.7%至30.7%。
草原生态环境得到好转,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全区草原植被盖度较2010年提高了6.52%,连续3年稳定在40%以上。与2010年相比,天然打草场增加了1021万亩,饲草料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布赫朝鲁说:“实施禁牧等草原保护政策后,草长得格外好。”他告诉记者,自家草场打下的草足够牲畜过冬,不需要再花大笔钱购买饲草料了。
减牧增收“双赢”固绿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牧民额尔登有一张特别的“银行卡”,2011年起,根据草原补奖机制,国家给他的银行卡里每年打进补助禁牧款7.3万余元。
额尔登全家4口人,过去承包1.45万亩草场,仅有140只羊,当地草原化荒漠严重,如遇干旱年份,需要到外地倒场放牧。
“禁牧政策后,虽然把羊的数量减了下来,但收入比过去有了提高,国家政策好。”额尔登高兴地说。
这些年,自治区一系列“组合拳”,让牧民减畜不减收,生活有保障。
“原来有没有收入要看老天爷的脸,遇到连续干旱,羊越多越赔钱,还得靠贷款过日子。”牧民恩克巴图说,“现在有了禁牧补贴款,旗里还给上了社保,嘎查还给免费建了棚圈,羊比以前少了,但收入满意,关键是心里踏实多了。”
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的深入推进,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目前,补奖区草原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达4860个,为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的高效畜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恢复草原生态的过程中,一批“生态难民”变为“生态富民”。
2007年7月,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了40多年的牧民乌尼尔道格陶免费搬进了亿利资源集团投资兴建的牧民新村。他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每年参与沙漠治理,成为企业的生态工人;在这里,他还可以在自建大棚中种植蔬菜,在企业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闲暇时在附近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
据统计,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同比增长11%。(新华社记者林超于嘉)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