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翁牛特旗:农机化道路越走越宽

04.01.2016  21:03

  10年前的翁牛特旗,农机少,机械化程度低,除了耕田犁地使用少量微耕机外,除草、插秧、收割等均依靠人力。盛夏时节,农机技术人员戴着草帽下乡检修机械,亲眼目睹了收麦时农民曲背弯腰的艰辛,弯曲的腰身弓成虾米,裸露的脊梁晒成“火烘肉”;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裹在身上,犹如落汤鸡;而肩膀上磨出的血泡被扁担压破、撕裂,疼得龇牙咧嘴……“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种田曲背弓腰的身影,犹如从远古农耕时代流淌过来的中华民谣,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深的印记。

  近十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种田不用交税,反过来还有补贴,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看到了希望,都回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农田,添置了大型农业机械,修建了水渠和机耕道,大规模种植水稻、葵花、玉米等,现在,农作物耕种收、烘干处理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再也不用曲背弓腰了,而且收获的粮食通过自家的食品厂进行深加工,还可以通过订单或合作社组织直销到城里,根本用不着为卖粮难发愁,如今农机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回乡当农民种田,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种田可以大有作为?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呀,过去农民纷纷离开贫瘠的农村,去城里漂泊,而现在,在城里打拼的一部分农民工,却雄心勃勃地回乡务农,这不正是农机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么?

  “是呀,我们乡下并不比城里差”,翁牛特旗大兴乡的农机手张超不由得感慨道,“现在种田实现了机械化,不像过去那么累,农机化发展这条路真是越走越宽啊!”听着他们自信而自豪的话语,我不由心生羡慕,当一名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