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叔的新春梦想
18.02.2016 10:21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二,记者一大早就出发来到了家乡开鲁县小街基镇兴隆村。一进村,已经许久没回村子的我,有些认不出来村子了。清一色的大瓦房,灰白的水泥路纵横贯穿于村子中,一直延伸到乡间公路上。
辗转了几条街,到了老叔的家。大门上五颜六色的剪纸迎风飘摆,两侧是红红的对联。院里停放着两辆“654”拖拉机,一辆小四轮,一辆小轿车,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农机具。老叔名叫杨秀亮,是兴隆村的农民。黝黑的脸膛,朴素的打扮,憨厚的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老叔迎了上来,高兴地向我介绍他投资14万元新购置的“打包机”。他说,这台“打包机”能将地里的秸秆粉碎并打捆成四四方方的饲料,这样便于运输和储存,改变了过去玉米秸秆堆积成山的状况,更易于留到冬天喂牲畜。“打包机”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去年,他忙了整整一个秋天。
我和老叔走在村里平整的路面上,边走边聊。二月里的天气已渐回暖,风轻轻的,老叔介绍的村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兴奋。老叔说,去年“十个全覆盖”推进的力度特别大,所有的路都硬化了,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老叔又指着路两边的砖说,今年“十个全覆盖”还要继续推进,咱们村子是“十个全覆盖”的典范村,这些水泥路铺的质量都很好,都是村干部们亲自监督的结果。
老叔说,现在他的主业就是向附近的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他和另外一位农机专业户联手,购进设备,开拓市场。老叔自豪地说:“我的梦想就在农村,农村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我还要成立农机合作社,壮大农机专业服务队伍,为乡亲服务,实现我的奔小康梦想。”(本报记者杨朝东)
[责任编辑 魏佩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18.02.2016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