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老街巷】得胜街:因大盛魁得名

21.08.2015  10:20

  原标题:得胜街:因大盛魁得名

  《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分册介绍,德胜街过去有著名的商号大盛魁。因其买卖兴隆,享有盛名,故称得胜街。得胜街在民国时曾设东得胜街和西得胜街,1956年,将东得胜街更名为梁山街,西得胜街得以保存并沿用至今。

  据了解,得胜街是条南北街,此街长200多米,街宽不到5米。1975年,将“得”转音为“德”,改为“德胜街”。这条街的北口在原大东街南端和吕祖庙街西口交会处,南出口在原小召后街,现在的新建大东街中段。这条街中段朝东一条巷子取名上栅子街,北端朝西一条小巷,叫晋阳楼巷。上栅子街的东头旧名就是东得胜街,即现在的梁山街。晋阳楼巷是条死胡同,长约100米,宽2米,附近是居民区。相传,清代山西太原人在该巷口建晋阳楼饭馆,故此巷后被命名为晋阳楼巷,晋阳楼巷曾居住晋剧演唱名家方月英。

  康熙年间,归化城除了早期的天元号、宏图号、范家号(时称为老三大号)外,后来又增加了以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为代表的新三大商号。大盛魁的总柜就坐落在得胜街二号院,元盛德在小召后街的一条巷子里,1931年,该巷命名为元盛德巷,大盛魁距元盛德宅子不到50多米。

  大盛魁曾是塞外著名的旅蒙商号,它的钱票分庄布满全国各地及俄蒙,并雄居外蒙百余年,还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在阿·马波兹德涅耶夫(俄)所著的《蒙古及蒙古人》卷二归化城一书中有详细的记载:“大盛魁有驼1500峰,年贸易量白银为900万两到1000万两,来往于归化城到乌里雅苏台。”乾隆三十二年又在苏州、张家口、太原、北京等设立分号,扩大业务,到清光绪年时,大盛魁已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商号,1929年大盛魁歇业。

  大盛魁总柜院门迎东,是青砖砌成的拱形大门。进院后迎面是一座二层小楼,小楼大三间,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大盛魁的大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正房、南房各7间,东房连大门洞共9间,全部是砖木结构。大门洞进深6.5米、宽3米。东房为近年翻建,只有西边的二层小楼和大门洞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解放后,大盛魁大院供一些企业、单位使用,这些单位是呼和浩特市房产局房管所、呼和浩特市医疗器械所、呼和浩特中医正骨医院等。(记者李樱桃)

[责任编辑 魏莉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