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引领“创时代”的生力军
北大清华为“抢状元”在微博互撕拉开了普通高校“群雄逐鹿”的序幕。战罢,普通高中招考更将是会“硝烟弥漫”。普通学校招考从来不缺少话题,总能引起全社会的兴趣和极大关注,相比之下,职业学校显得尤为平静,似乎只能等待为这场战争“打扫战场”,而缺乏冲锋在前的勇气和能力。
其实不然,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亿多人次,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培养了诸多“能工巧匠”。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更是体现出“顶层设计”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以及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就像被绊住了双脚,或者在“画地为牢”,难以突破发展的瓶颈。比如,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只是无校可报、无校愿招的无奈之举;职业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办学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职业学校办学不符合当下实际,培育模式远离生产第一线,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需求。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一支学历高、技术素质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
因此之别,只能相形见绌。制造强国德国仅一把小榔头引国人骄傲,极力向外国人推进国产产品,而我们仅因一个马桶盖不惜万里到国外竞相追逐。
诚然,德国“双元制”校企共建的职教制度,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为本国培育了大批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无论从完善职教法律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的职教经费分担模式,建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育师资力量,还是开展“职业教育攻势行动”,都体现国家对此职业教育的重视,凝聚社会合力发展职业教育之举。最终,使其成为为数不多的制造强国而誉满全球。
当前,中国正在迈向创新2.0和工业4.0时代,全社会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国制造正处于从低端制造业努力向优质精品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并且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向制造强国挺进的步伐,着力向创造大国蜕变。因此更加重视发展培育“精确操作的双手,准确度量的眼睛和缜密计算的大脑”的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新常态吹响了改革创新的“集结号”,我国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和能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操作型人才。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让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努力打造一支引领“创时代”的生力军。(樊江)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