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根深叶茂 行稳致远
邀请非遗传承人给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讲学。
2007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基地学生在上课。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级环境科学蒙班毕业生,在操场合影留念。
200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师生在做实验。
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学生表演的群舞《草原酒歌》荣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金奖。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园那达慕。
1964年,内蒙古艺术学院学生演唱会。
198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草原系老师魏绍志在指导学生实习。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生深入牧区体验生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交汇点。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民族高等教育尚属空白,经过70多年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巩固提高、创新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从零到50.6万的历史性飞跃
1953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在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成立,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学校主要服务地方培养蒙文翻译、编辑人员,建校初期开设两个班,甲班培养翻译人员,乙班培养编辑人员,共有5名教师、80多名学生。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9年,学院本科教育办学正好满10年,现有37个本科专业,622名教职工,9000余名在校生,建校66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4万名……聊起学院的历史,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日查滔滔不绝。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春梅表示,新时代里,民族高等教育除了为民族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培养蒙汉兼通人才、民族艺术类人才,还要积极拓宽专业领域,跟上时代脚步,补齐短板。近年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增加了很多贴近社会需求的专业,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新的专业让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多样化。
在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内蒙古多所高校共同发力。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建校6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蒙汉兼通人才,开设的92个本科专业中蒙古语授课专业有37个。截至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培养蒙汉兼通人才6.6万人(包括预科生、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斯楞是一名奋斗在民族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自1982年任教以来,他培养了数不清的民族人才,他们中有的在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学府从事民族教育或研究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文化,有的在各盟市旗县民族中学骨干教师岗位上,还有的在各级政府机关从事蒙汉文翻译工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内蒙古累计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200多万名大学生。全区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小学校有493所,实行蒙汉双语教学的有441所,建立了从学前到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各阶段有效衔接的双语教育体系。如今,全区少数民族在校生达96.9万人,较1978年增加38.6万人,累计培养出50.6万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内蒙古的一张亮丽名片。
呕心沥血燃烧自己 点亮北疆满庭芳华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从上大学到现在成为学科带头人,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成就了我的大学梦和学者梦。现在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我还会继续为国家和自治区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巴·苏和是一位有着30多年民族高等教育工作经验的老教授,先后完成国家和省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期刊和蒙古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30部,荣获10多项教育部和自治区哲学社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奖项。目前担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职,组织建设《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端论坛》学术平台,为学校特色办学、学科建设继续发挥着余热。
同巴·苏和教授一样,为民族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教师还有很多,胡日查也是其中一位。“我热爱这个学校,从我来到这个学校时就想留下来。”胡日查1979年成为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编译大专班1班的一名学生,毕业后选择留校从事民族教育,一干就是38年。
民族教育跨越发展 学科建设百花争艳
2016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施行。条例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应用型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蒙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蒙古学学科、蒙医药、民族艺术……这些学科都是内蒙古高校的“骄傲”,它们齐头并进、百花齐放,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一张张特色名片。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是依托内蒙古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蒙古学学科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机构。1957年内蒙古大学建校时,设立蒙古语言文学系与历史系,培养国家和自治区所需专门人才。60多年来,学院积极致力于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起覆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的民族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蒙古语言文学学科于1988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8年,蒙古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几代师生的不懈努力,蒙古学学院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
通辽市被誉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内蒙古民族大学就坐落在这里,堪称“中华民族医学宝库里的一颗明珠”的蒙医药学是该校的特色学科。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医药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发明专利20个,获得新药证书2个、临床批件6个,发布专著60余部、论文5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学院多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及市级科技奖项,其中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首例三类蒙药“冠心舒通胶囊”,于2003年上市至今,已有9000万冠心病患者受益,产值突破10亿元。
民族艺术教育承担着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民族艺术一定要传承,这是所有艺术形式的根和本源。民族教育必须要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道路,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一定”“必须”是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总团长陈凤兰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的字眼,斩钉截铁的语气背后,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满满信心。作为内蒙古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内蒙古艺术学院不断探索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推出乌兰牧骑班、民族音乐传承班、安达班等颇受师生好评的教学模式。民族音乐传承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以及专项传承驿站的工作。以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为核心,整合队伍与资源,为自治区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发展发挥智囊作用。在“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乌兰牧骑经典曲目搜集”等项目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依托自治区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自治区首支大学生乌兰牧骑——内蒙古艺术学院大学生乌兰牧骑于2018年5月31日成立。大学生乌兰牧骑继承和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把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自身成长与基层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青年学生检验专业知识、推动文艺创新、提升专业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已有140余名志愿者加入了大学生乌兰牧骑,共进行了10余场惠民展演,受到了牧区、农村、社区老百姓和边防战士的高度认可和欢迎。就读于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班的吾·布仁巴依尔曾多次跟随大学生乌兰牧骑下乡为群众送上文艺演出,一段段难忘的经历是他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在他看来,下乡演出“苦是真苦”——有时去沙漠地区演出,一首歌还没唱完嘴里都是沙子;“乐也真乐”——每每有掌声从一双双满是老茧的农牧民的手里传出,或是笑容在他们干裂的嘴唇上显现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油然而生,支撑他初心不改的是老一辈乌兰牧骑人回忆往事时“眼中的光”,“以后一定要从事民族文化事业”的理由是孩童时外婆口中哼唱的蒙古族民歌和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人的奉献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教育始终关乎民族发展大计。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民族教育之花早已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满园、纷繁盛开。教育工作者永远行进在路上,矢志不渝、初心不改,民族教育的创办者、传承者正在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打call”!(记者 蒙古乐 马莉雅 尤北红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