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长篇小说《生生不息》读后
肖睿,31岁。远方出版社今年9月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生生不息》。这部作品发表在今年6月份的《十月》。此前我读过他的长篇小说《校园检讨书》和《一路嚎叫》,都是写当今年轻人的生活,时尚而又真切,还有着明晰的叙述意识,让我联想到《麦田守望者》《在路上》等小说。
《生生不息》讲了沙漠一家人漫长的60多年的生命体验。直到60多年前,这个家庭传承到了阿茹娜这一辈人。当时阿茹娜婚后怀了孕,这是她的初孕。她不想让自己的头一个孩子仍然在沙漠里生活。于是她骑上骆驼向远方逃去,她的丈夫巴根追上他,不让她走,阿茹娜说:“巴根你要是不想让我走,你要帮我做成一件事。我们要把沙漠从毛乌素赶出去,我决不让我的孩子再这样过一辈子。”于是,只为了这一个承诺。从阿茹娜和巴根开始,这个家庭的三代人开始治理沙漠。他们献出了青春、爱情,乃至生命。他们没有离开沙漠,阿茹娜死了,埋在沙漠上,后一代仍然顽强地种树。
这是一个人类改造自然的故事吗?
不是!类似的保护生态与自然斗争的故事我们看得太多了。不是,这不是个环保题材的故事。
这个家庭和共和国同龄,和共和国同步成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浩劫,经历了改革开放那样的社会转型。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传递出时代的曲折冷暖,反映出历史长河的跌宕起伏……
这是一个陈述历史的故事吗?
不是,类似阐释史实的悲喜剧我们看得太多了。不是,这不是以往60多年历史的故事。
不是讲环境,不是讲历史,那是讲什么呢?
讲人的存在!勘测人的存在真相是文学的任务,《生生不息》努力在完成文学的任务,足以显示出肖睿是大手笔。在这个意义上,肖睿的这本小说超越了许许多多同类环保生态小说。肖睿的高明在于他的叙述不是一种写实的陈述。他全篇小说运用的是一种拟陈述。所谓拟陈述是说作家的语言似乎是在陈述某种东西,但这不是作家的目的,其目的在于语句下的意味。例如《红楼梦》中有一章看似在写猜谜语,其实意在谜语的寓意:人生短促。所以有一条谜语的谜面是“恩爱夫妻不到冬”。肖睿在后记中说:“用一个城市或一种地貌去象征人类某种生存困境,探析人类在此困境中的精神生活。”这段话点明这本书的主题意味。可见肖睿写这本书的真实意图在于为寻找的存在提供意义。沙漠是肖睿造访文本的起点,正如甲虫和城堡是卡夫卡文本的起点一样。肖睿的成功再一次证明正确的文学理念正在进入新一代作家的视野,并进而指导着他们的创作实践。在以往作家看到保护生态和重复历史的地方,肖睿却看到了人内心潜层的风景线和灵魂的地理学。
为完成勘测人的存在的文学任务,肖睿建立了相配套的叙述意识。例如叙述者身份的自然切换,例如时空相互交错有致,例如结构严实、节奏流畅。当然还有着独特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无论是描写,或是叙述,或是抒情,肖睿的语言都准确、鲜明、生动并富有张力和诗意。肖睿在书中这样写汗水:“这汗水让她熟悉,又让她感到陌生。几滴汗水流到了她嘴里,他才猛然醒悟,这是她一个人的汗水。这汗水的味道陪伴了她十多年,就像孤独一样。和巴根的每一次做爱,让他流下每一滴汗水里都掺杂了巴根的味道,混杂了两个人味道的汗水像甜津津的蜂蜜,像香烘烘的肉块,像是一把滚烫的刀子,能把人的身体刺开,让阳光洒进阴暗的内部。可现在,他和她的汗水,冷酷地把这阳光从自我的灵魂里推了出去。”
我敢说能够有如此语言功力的中国作家并不多。我还喜欢肖睿的那句话:“这时她看见了河面上巴根的倒影,像是夕阳一样忧伤。”这其实就是一句诗,真美!
凡是优秀的小说家该具有的条件,肖睿都具有了。若说他是内蒙古文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祝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繁荣做出贡献。(文/李悦)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