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三张药方”

02.01.2019  20:40

    赤峰市巴林左旗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生态环境差,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巴林左旗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贫困旗,2017年被列入自治区级深度贫困地区。

    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近年来,巴林左旗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要求,以落实“五个一批”为总抓手,为脱贫攻坚开出“三味药方”,使6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生了深刻变化,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今年6月动态调整和补录后,巴林左旗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924户52729人,其中13458户32860人实现脱贫。

     先扶志与智:小积分撬动大志向

    扶贫工作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化解难中之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便是巴林左旗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巴林左旗从“扶贫先扶志与智”入手,制定《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施方案》,组建“巴林左旗新时代讲习团”,定期开展脱贫攻坚理论宣讲;开设“扶贫夜校”“第一书记课堂”,补足干群“精神之钙”;建立爱心超市实行积分换物资……各驻村工作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点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为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商议在村部搭建起爱心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物资的形式,动员贫困户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发展生产、参加公益活动,帮助贫困户从思想上拔掉穷根,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套海村扶贫专干王学民说。

    爱心超市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工作有了抓手,真正做到了小超市汇聚大能量、小积分撬动大志向。乌兰套海村这个昔日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两委班子不断强健,单一的产业日益多元,民心日渐凝聚,勤动手、比拼发展致富产业成为村里的新风尚。

    为了保证物资发放公开、公正、合理、透明,驻村工作队还与乌兰套海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了《爱心超市积分评分标准》《爱心超市安全管理制度》《爱心超市工作制度》等完备的规章制度,对物资的发放对象、发放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驻村工作队每周根据贫困户产业、公益、教育、文化等日常活动进行积分,每周五下午结合村民积分情况,对村民开放一次超市,免费换取等价值的物资。

    爱心超市成为扶贫扶志的助推器,又通过物质激励,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家园、和谐家庭、公益事业建设等活动,使爱心超市成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阵地。依托爱心超市这一平台,当地驻村工作队还采取“党员+贫困户”的方式,成立了扶贫政策宣讲团、“夕阳红”爱心服务队、“松鹤”爱心保洁队、“乌兰”文艺宣传队等4个群众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产业是根本:小笤帚“”出大产业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巴林左旗累计投入2.2亿元“砍块”资金、1.2亿元到户项目覆盖资金和京蒙帮扶资金,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发展笤帚苗、肉驴、肉牛3大主导产业,通过“托养代管”“放母收羔”订单、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寒冬时节,十三敖包镇东傲清洁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的景象,3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捆绑着各式笤帚。

    “这小笤帚为咱贫困户扫出了一条脱贫的路子。我一天能绑11把工艺笤帚,每把能挣8元,一天下来就有88元的收入,去掉农忙时节干农活的时间,一年能在企业干差不多8个月,光绑笤帚就能收入2万多元。”正在熟练地绑扎笤帚的徐丽琴打开了话匣子。

    55岁的徐丽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脑血栓,干不了重活。加上家里还要供孩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到企业上班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光景逐渐好转。“多亏有了笤帚这个好产业,我们家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徐丽琴说。

    除了绑扎笤帚,种植笤帚苗子也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这几年,巴林左旗与赤峰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龙江2号、美国长纤维等优质品种,使笤帚苗子的产苗量和产籽量大幅提升。徐丽琴家种植的笤帚苗子,每亩地都能产100公斤苗、200公斤籽,苗和籽的纯收入能达1000元。

    巴林左旗素有“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加工基地。全旗笤帚苗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产原苗35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5.6亿元,是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洲等。为了在政策引领下让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当地出台了一系列引领笤帚苗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

    “贫困户每加工销售一把笤帚,就能额外得到政府1毛钱的补助,一年最多能拿到1000元。”据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园区负责人介绍,旗里对年加工销售20万把笤帚以上的企业,新建车间、库房时每平米补贴150元,购置加工机械的给补50%。旗里还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带动贫困户的数量,每把笤帚给予0.1元——0.3元不等的补贴。

    今年,巴林左旗在旗级层面成立专项推进机构,制定了《巴林左旗推进笤帚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设立3000万元“笤帚苗产业推进专项基金”,计划每年争取和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1亿元,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教育培训、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各环节全面发力,利用3年时间,全旗发展笤帚苗种植基地50万亩以上,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吸纳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把笤帚苗子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党建引领:强村带弱村

    党建立得牢,融合是法宝。巴林左旗采取组织融合和机制融合的方式,推动全域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旗所有帮扶单位以党支部联合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结对帮扶等形式到所帮扶村开展党建融合工作,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通过党建融合,巴林左旗成功打造了林东镇柴达木联合党总支“强村带弱村”模式,笤帚苗联合党委“党建链+产业链、服务链、扶贫链”模式、三山村党支部与喀喇沁旗荣兴堂药业党支部“联合共建”模式等党建融合体,实现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动形成了柴达木田园综合体、三山乡万亩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等带贫典型,全旗166个嘎查村已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突破零,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占比超过25%。

    “我们依托柴达木村红格尔庄园,采取强村带弱村方式,将柴达木、朝阳营子、龙凤沟、新房身4个村融合建立联合党总支。党总支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联动共赢的党建工作链条,在政治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党建融合催生了发展新动能。”巴林左旗林东镇柴达木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勇说。

    联合党总支依托强村产业发展优势,建设联村3万亩林果产业带,示范种植坡地玫瑰3000亩,并着眼于多元发展,在做大鲜花种植业的基础上,依托4个行政村现有资源,实施循环发展,确立了“酒、肉、棚、游”4大绿色主导产业,建设了生态酒厂、肉牛养殖区、特色采摘区、滑雪滑草场、游泳馆、民宿酒店等。

    联合党总支发挥协调部门优势,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今年年初,柴达木联合党总支对4个村的贫困户进行了统一的建档立卡回头看行动,精准确定贫困户361户、799人。通过整合“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等项目资金,引导群众带着扶贫项目和资金进入全村产业发展体系,以主导产业、种养合作社等形式辐射带动群众300人实现增收致富。党总支鼓励和引导村民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通过土地流转,打造万亩景观梯田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带动脱贫,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规模经营,目前共875人入股。联合党总支还抢抓了全域旅游有利契机,柴达木村申报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启动实施契丹小镇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易地移民搬迁项目资金将除柴达木村以外的3个村整村搬迁集中安置,解决了339户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记者 白喜辉 李文明 张慧玲 徐永升)

    

2018年内蒙古贫困人口减少23万人
2018年内蒙古贫困人口减少23万人,扶贫办
托起贫困群众“小康梦” ——我区14个贫困旗县脱贫“摘帽”综述
  冬日的赤峰市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东边墙村扶贫移民新Nmgcb.Com.Cn
内蒙古:托起贫困群众“小康梦”
    冬日的赤峰市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东边墙村扶贫移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