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评论员:全面脱贫,民族地区不能掉队—— 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要在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彰显了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坚定决心。而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尤其为发展相对滞后、脱贫任务艰巨的广大民族地区指明了发展路径。
纵观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既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之所以说这是一项伟大事业,是因为民族地区的贫困范围广,脱贫意义大。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有680个县,其中有371个地处民族自治地方,占54.6%;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263个县地处民族自治地方,占44.4%;《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3万个贫困村中,有13158个村地处民族自治地方,占43.9%。按照新的目标,那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贫困县将全部脱贫摘帽,这项前无古人的脱贫事业将直接惠及千万各族人民。
之所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因为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深。许多民族地区,可谓是处于贫困中的贫困。以农民人均收入为例,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0.8%。而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南疆喀什、和田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这一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4.4%、49.2%和40.9%。
面对如此广的范围和如此深的贫困,依靠常规的办法和途径,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呼唤新思路和新举措。这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起到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创新:让理念与时俱进,让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道路越走越宽广。创新,将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活力,为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念、制度和道路保证。
——协调: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绿色:改变传统的发展观,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在各民族文化积淀中发现和挖掘现代价值,并使其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提高各民族福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开放: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发挥好自身的区位、人文优势,既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特殊贡献,也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共享: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体现。共享,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获得感,凝聚新的发展动力。
只要我们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族地区就绝不会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