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开心事儿

13.04.2018  12:43

    清明刚过,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乍暖还寒,在土牧尔台镇段些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王悦房村,一排排干净整洁、白墙红瓦的房屋坐落在平坦的北方大地上,别有一番景致。顺着村间小路,来到察右后旗安监局帮扶工作队的驻地,只见工作队的红旗在风中舞动,格外耀眼。

    “段些村地处干旱少雨地区,年均降雨量不足260毫米,全村无灌溉农田,全部为沙坡地。传统产业以旱作农业和绵羊养殖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所以要带农民们走出一条致富路也实属不易。”察右后旗安监局副局长、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志成说。

    察右后旗安监局帮扶工作队经过调研,确立了“生猪养殖为主导,特色种养为辅助,羊肉养殖为基础,旱作农业为补充”的产业帮扶思路。段些村的贫困户就是依靠“菜单式”养猪托起了自己的致富梦。

    来到贫困户姚守财家,推开大门就看到一只只白花花的猪仔从猪圈里跑出来,像是迎接客人似的。

    “去年安监局跟我们说养猪有收益,我就养了5头猪,纯收入近9000元,比原来赚的多,也没有养羊辛苦。刚开始还怕卖不出去,没想到各个地方的人上门来买,最远还有包头的,这下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今年我又养了6头。帮扶单位为我们做了好多事,猪圈也是他们给盖的。”64岁的姚守财高兴地说,“去年养猪,村委会给每人补贴5000元,我们家给补贴了15000元,安监局还免费给我们家3只猪崽,这样日子就有奔头了,下一步应该打出‘农村猪’的品牌。

    “段些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514人,截至2017年底未脱贫44户94人,在年底整体脱贫是没问题的。”赵志成满怀信心地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特色产业扶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为此,各地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段些村泽牧林草业合作社就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柠条做原料,加工饲草颗粒,变废为宝,效益十分突出。土牧尔台镇副镇长卜树兵说:“村委会以70万元入股合作社,按本金8%分3年返利分红,合作社按3:3:4分3年返还本金。我们有钱以后还可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户和大学生。我们对全村3万亩柠条平茬复壮,转化加工成优质牧草饲料,去年产了2000多吨,我们生产的柠条粉和柠条颗粒具有不浪费的特点,牧民喂羊方便,而且柠条颗粒含的蛋白质比青草更高一些,香味重。

    位于察右后旗红格尔图镇的三源绿色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为主动迎合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有效精准供给,打造绿色、高端农产品,面粉加工采用传统石磨磨面工艺,现已通过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

    “我们的产品准备线上线下销售,现在已经与乌兰土宝、掌上察右后旗、呼和浩特半月堂电子商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更好地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志、智’双赢,避免出现‘养懒人’现象,将面粉生产过程中的麸皮以物折资,免费派送给养猪贫困户,养的多,送的多,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贫困户的生产成本,调动发展积极性,促使其在思想上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而且可以实现次生品再利用,实现共赢发展。”红格尔图镇党委书记刘文辉说。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位于红格尔图镇的内蒙古创新绿色农副产品仓储中心,远远就看到一个身影还在忙碌着,他就是仓储中心的经理吕海英。

    据了解,目前,该仓储中心与红格尔图镇达成了5种结对帮扶关系:分户经营的订单模式、集体经济入股分红模式、贫困户务工模式、承接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和差别化的代储模式。

    “通过‘合作社+市场+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经济,形成多元稳定的销售渠道。该项目既解决种植难和销售难的问题,又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步把察右后旗的绿色农副产品推广打响,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提早迈入小康社会。”吕海英说。

    贫困户张海江刚刚捡完土豆准备下班,他说:“去年我就来这里打工了,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不忙时,再干点别的活,我们一家4口人,生活还算可以。现在扶贫模式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还给我分红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察右后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8666户18327人,目前已脱贫6624户13967人,2018年计划脱贫1336户2897人。该旗共有3636名干部结对帮扶,实现干部包扶“全覆盖”,形成四级联动、责任明晰的精准帮扶格局。(记者 皇甫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