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草原色彩更斑斓——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谭仕俊来自包头市文物管理部门,今年他该退休了。“我一辈子从事文化工作,见证了自治区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我这辈子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博事业发展座谈会上,谭士俊动情地发出如是感慨。
70年前,内蒙古没有一座博物馆,全区只有5人组成的文物工作组。如今,全区有200余座博物馆、100多万件藏品并建立起三级文物保护行政管理机构。
70年,时间是如椽巨笔,书写着自治区70年文化建设发展的精彩篇章。
资料记载,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文化事业费1.2万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到742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对文化事业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时期全区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拨款共计111.46亿元。
70年,时间拉开了大幕,讲述祖国北疆文化风景线上的内蒙古故事。
如今,自治区文化事业投入持续增长、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开展、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亮丽内蒙古的一张闪亮名片。
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增强老百姓文化获得感
苏和是达茂旗满都拉镇一名牧民,小时候要看演出就得等乌兰牧骑来镇里,现在他躺在沙发上,随时都可以用手机在屋后的“小盒子”里下载最新大片。
“3年来,我不用出门就可以学习最新的畜牧知识,通信杆上的‘小盒子’,可真是咱牧民的‘加油站’”苏和嘴里智库一样的“小盒子”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项目的移动数字“加油站”。3年来,全区已经在10个盟市中的28个偏远旗县建起81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这项工程打通了边境地区群众接受数字文化资源的“最后一公里”。
近些年,内蒙古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让农牧民真真切切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提高服务效能,呼应并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盲村”耳聪目明。5年来,嘎查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基层点1.12万个,服务人口突破100万人次,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品牌文化惠民活动形成“全覆盖”。目前,全区共有93支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惠民演出1.2万余场,其中下基层开展惠民演出超过7000场。每年导向性、示范性文化活动1000多项,参与人数近3000万人次。全区已经形成了“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演出月”“四季内蒙古舞蹈季”等系列惠民品牌演出。
保障“免费开放”不差钱。中央及自治区各级财政年均投入约1亿元的“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年均投入近6300万元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年均投入约1.3亿元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外省文化部门来内蒙古考察公共文化建设不禁赞誉:“内蒙古东西跨度2400公里,能把公共文化服务做得这么好,真是了不起。”
截止2016年底,全区累计投入2.255亿元已经建成草原书屋1.12万个,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草原书屋的建设目标;全区建有县级以上图书馆117个,嘎查村文化室10576个,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实用便捷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这一个个数字,代表着内蒙古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牧民获得感不断增加的最好注解。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让农牧民享受更好的文化服务,内蒙古有更多的想法。在内蒙古“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将“互联网+公共文化”、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工程等列入其中。一个老百姓可期待的,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完善中。
民族文化保护:让“文化DNA”永续传承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郊大窑村南山发现了距今50万年之前的旧石器制造场,填补了内蒙古旧石器时代的空白;八十年代初,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在阴山地区发现古代岩画,打破了内蒙古无岩画的旧论,在中国及世界岩画界为内蒙古赢得了声誉。2012年6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蒙古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都刷新着世人对内蒙古的文化认知。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品牌提质创新,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增添软实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内蒙古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蒙元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等文化形态熔铸了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特有的精神价值。保护好民族文化的血脉,保护好人民的精神家园,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对于草原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字字铿锵:“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让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活”起来,最终火起来,内蒙古加快了脚步:
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即将颁布实施。条例中设立了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千校万户”计划,实施了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双百工程”,对70多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与207位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
启动实施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共立项确定了漫瀚调、民族音乐、曲艺等13类70多个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自治区艺术作品及个人共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160多项。
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与蒙古国建立了交流协作机制,为中蒙联合申报、保护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启动了蒙医药中蒙联合申遗工作。
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古迹2.1万余处,全区共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约为112万件套,居全国第六位。
如今,内蒙古创新和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活化文化遗产的新路子,建立文物登录制度,全方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新模式。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已经呈现出更加崭新的格局和气象。
从小文化到大文化,从办文化到管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抓住了各种文化问题的牛鼻子。
2014年6月,自治区印发了《关于设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的通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大幕就此拉开。近3年来,自治区确立了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媒体融合发展试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3年来,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成效显著。
自治区确定鄂尔多斯市、乌海市2个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内蒙古日报社为媒体融合发展试点,通辽市科尔沁区等5地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等9个单位为“文博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除“文博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继续开展试点外,其余试点都将进入全面复制推广阶段,经过3年的试点,这片“试验区”已经硕果累累。
2015年,鄂尔多斯市成立了市旗两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这一创举引来其他盟市瞩目。作为自治区首个将文化旅游统筹管理和发展的一次尝试,鄂尔多斯市两年累计投入4亿元,扶持了300多家企业和项目,带动2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弱部门”变成“强推手”。
包头市美术馆,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改革后,美术馆组建理事会,首先对馆内现有的20多项规章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有效解决公益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在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同时,参与改革的各部门和单位都在尝试用创新的钥匙打开改革这把锁。
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实现了从花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2015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公益性文化产品创作、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公共文体活动组织与承办等5大类、33个项目。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有11个盟市18个旗县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有17个旗县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项资金。
内蒙古日报社被确定为自治区媒体融合试点,一条新闻经过一次采集在融媒体“中央厨房”被多次生成,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35个媒介多元发布,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率。
在鄂尔多斯日报社,传统媒体的报人们和22家物流企业的快递小哥合作,利用报纸发行网络开展农村牧区物流运输和快递配送业务,解决了农村牧区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2016年挣了个盆满钵满,实现营业额3660万元。探索多种经营、跨界融合,鄂尔多斯日报社为传统媒体突围探索了一条新路。
3年来,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攻坚破难、硕果累累。改革犹如一只“无形巨手”正在描绘着文化强区建设的精彩画卷。
文化产业:在跨越发展中迎来“黄金时代”
1950年11月1日,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用蒙汉两种语言开始播音,标志着内蒙古广播事业正式起步。
70年磨砺,一朝惊艳。今天自治区已经拥有全球最长的广播电视数字微波干线电路。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内蒙古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内蒙古的成绩可圈可点。
近年来,自治区以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为核心的四大国有文化企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推动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自治区本级设立了4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截止目前专项资金已经累计安排16亿元,支持了158个文化产业项目。
内蒙古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壮大市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推动文化融合为着力点,通过挖掘和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文化与旅游融合,增加了旅游景点的“气质”。自治区推动建设成吉思汗陵、响沙湾等60余个重点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了一批知名旅游工艺品品牌和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项目,为文化旅游产品搭建了展览展示平台。
文化与科技融合,让文化产品更加智慧。自治区推动鄂尔多斯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孵化和培育了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项目。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积极搭建政银合作平台。自治区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具体实施意见》,近两年,全区有25家文化企业的27个项目获得银行贷款26.7亿元。
数字是直观的:2004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2016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525亿元,增速达到20%。
抚今追昔,我们走进2017年,时间已经翻开崭新的一页。7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一个瞬间,而这一瞬间蕴含的精彩足以铭刻下内蒙古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坐标。(记者 赵丹)
【点评】
为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精神力量
内蒙古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各民族优秀文化在内蒙古这片118.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同时又丰富多样、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民族文化,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文化进步,是一把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尺子,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文化洗礼,自治区正逐步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迈进,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文化事业也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既满足了全区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守好内蒙古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建设目标和方向,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目前,内蒙古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民族文化传播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发展途径、发展动力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探索出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文化软实力。
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继承中努力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在传承中不断深入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让民族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激发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高昂热情和强劲动力。经过70年的文化建设,内蒙古正在全力建设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起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共同意志,引导着全区各族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
内蒙古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已深深熔铸在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内蒙古文化建设,是7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的保证。让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起各族人民建设幸福内蒙古、现代化内蒙古的共同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内蒙古力量!(作者张志华,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