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丨十首古诗词品味“立冬”味道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立冬之后,寒冷将如约而至,树木开始凋零,多地将被皑皑白雪覆盖,刺骨寒风也会一阵阵来袭。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自古以来,立冬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节日。史料记载,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亲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行“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而民间的寒衣节、丰收节以及冬学、拜师活动,也在冬季举行。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立冬节气的诗词,让我们通过这些诗词,看看古人眼中的冬天是怎样一副美丽景象,“立冬”有怎样的味道。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赏析】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而懒于写新诗,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点点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笔墨之下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恋乡之情。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赏析】前几句写天寒水冻,月影瘦、雁南飞,作物收获,寒衣制成。后两句则是典故,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所谓“雉入大水为蜃”即指野鸡一类的鸟钻入水里,变成大蛤(河蚌类)了。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赏析】立冬时,一般还不太冷,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正如此诗所写“秋深渐入冬”,这里的冬天在秋冬交替之际,既有秋的黄花、红叶,又有冬的寒冷衰懒。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赏析】陆游这首诗作于晚年退居山阴期间。诗歌写了一位衰翁立冬时节的生活窘境及其乐观态度。这首诗自然平实,前六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写时至立冬,屋陋用简的生活窘境,为尾联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翻转做了充分的铺垫。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赏析】秋风吹尽,黄叶丹枫,好一片荒凉的景象。今宵寒,点一盏禅灯,遥看半轮明月,似比昨夜更寒。立冬之时,犹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时。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赏析】该诗浅显易懂,通俗白话。诗人寓情于景,由景触情。在这首诗中,没有清丽雅致的词藻点缀,也没有用许多的典故衬托。只是立冬之日描绘了在船上所见的初冬夜景,情哀景凉,句句凝结着幽婉与淡淡忧伤,尤其是末尾一句,含义深长。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其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其二)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赏析】第一首诗意在写景,细雨生寒,草木青黄,春去冬来,独闻一绽梅花香。寒冷之节也能生出好心情。可第二首诗笔墨一转,而言“老夫布褐未装棉”,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的贫苦,片语之中流露出诗人的愁苦心情。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赏析】从题目可以看出,此诗作于立冬之时,是对野外漫步行吟之感。此时正是秋冬交互之际,乘月外出游玩,虽说风景尽少,但却别有一番趣味。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赏析】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唯有黄花不负秋。这是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天,诗人对菊有感,满腹愁肠。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宋·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勘破须饶老作家。
【赏析】这是一首哀悼诗,诗人在立冬寒冷之时,想起故人,叹人生如梦幻泡影,一切成空,人不在侧。而在怀故人之时,也在思家,情恳恳,意切切。
(综合: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图:新华网 石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