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在苏木乡镇党委换届中充分体现女性参政议政的权益

02.06.2016  14:47

    从市组织部获悉,呼伦贝尔市14个旗市区的104个苏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928名乡镇党委委员中有224名女性党委委员,占党委委员总数的24.1%,104个乡镇妇联主席全部进入党委委员并提任为副科级。本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真正体现了女性参政议政的权益。

    呼伦贝尔市委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精神,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在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苏木乡镇领导班子职数设置的通知》(内组通字〔2016〕16号)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为了加大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推动妇女工作,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呼伦贝尔市完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市妇联也借这次苏木乡镇换届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主动作为、努力协调,争取政策、落实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女性参政议政工作。

优秀女干部任职重要领导岗位 。女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一支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源。女干部在重要岗位担任主要职务,有利于女干部独当一面开展工作,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在工作中树立威信,得到群众认可。我市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优化环境、提升素质等措施,加大女干部培养和使用力度,女干部队伍结构更合理、数量更充足、作用更明显。不断加强女干部在部门中的使用,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62.5%。旗市区党政工作部门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了50%以上。严格落实两代表、委员女性比例,各级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均达到上级党委的要求。

    多途径务实培养妇联干部。 关心重视妇联干部的成长和培养,加强妇联干部的合理流动和选拔重用,将妇联打造成培养女干部的摇篮。2011年以来,已先后提拔4名妇联干部。多名女大学生村官在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公开选拔活动中表现优异;建立全市妇女 培训教育基地和外出学习制度,重点有针对性的挂职下派女性干部,重点引导教育培养。

      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比例不断提高。 积极推动女干部进入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全市787个嘎查村“两委”中均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嘎查村党委委员共2597人,其中女性494人,占19.02%。嘎查村村委委员共3021人,其中女性934人,占30.91%。嘎查村两委委员共5618人,其中女性1428人,占25.42%。社区两委委员共2277人,其中女性2061人,占88.54%。妇代会主任100%进入“两委”,已全部解决报酬,最低550元、最高2500元、平均758元。社区中妇联主席100%入“两委”,且均已解决报酬,最低500元,最高2800元,平均1555元。

    女大学生村官得到锻炼成长 。近几年,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都是文化程度较高、德才兼备的年轻后备女干部。多数在乡镇副职工作岗位上锻炼,女大学生的脱颖而出,成为全市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有干劲的巾帼力量,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带来新的气象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