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吹来民族风——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当代活化

04.09.2017  00:2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呈现了一场富于民族特色与创新精神的展览和论坛——以“传统工艺+现代创意”为主题,首次在草原文化节活动中,将非遗与文创纳入同一个展示平台。全区32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的传统技艺;12所院校、10家文创企业以草原文化为依托开发的2000余件特色文创产品;还有来自内蒙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160余件结业作品,涵盖服饰、刺绣、剪纸、拉弦乐器、蒙古包、勒勒车、家具、马具等蒙古族传统工艺门类,多方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观察和思考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当代活化,具有启示意义。

  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是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抓手。为“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提高传承水平、增强传承后劲,自2015年起,文化部、教育部在全国遴选相关高校,针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文化厅指导下的“研培计划”,通过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合作,自2016年以来已举办7期培训班,培养了来自全区的370余名传统工艺类传承人。传承人上午听课,下午到学院工坊制作拿手的工艺品,相互观摩学习,在交流中提升技艺水平。学院师生在全方位、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遗产后,开始从对民族元素浅层次的设计应用,过渡到对工艺、材料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认知。

  传统工艺亟待有效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过去30余年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在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年轻一代重新对民族服饰感兴趣时,他们尴尬地发现,老式服装价格高昂且不实用,买得起的新民族服饰又普遍做工粗糙,且越来越丧失地域特色。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曾花数年时间走访11个盟市、28个蒙古族部落,对传统服饰的典型样式与制作工艺进行抢救性记录。在出版的画册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衣饰,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区别却越来越不明显。传统衰落带来的尴尬局面,是传统的不够传统,现代的不够现代。

  “研培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人才,也切实推动着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产与生活——熟悉传统造物方法的非遗传承人,与了解现代制造工艺的设计专业师生,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这为传统工艺实现当代活化提供了种种可能。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在地域辽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对民族传统工艺的需求正在恢复和增长。在呼和浩特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人们对做工精良的蒙古袍和改良版日用服装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呼和浩特市大学路,自发形成一条民族服饰街,聚集了一批服装定制店铺。以“蒙元素”为代表的本地设计师品牌,经过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在发展蒙古族服装高端定制业务的同时,开始向中端和大众成衣市场进军。由点窥面,当下各民族传统工艺亟待与现代设计、制造业联手,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推进供给侧的提质升级。

  事实上,将民族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和制造业,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已然活力渐显。例如,在藏羌彝文化走廊上,涌现了不少充满青春活力的创业团队。在凉山和楚雄两个彝族自治州,富于创新精神的彝族服饰企业与山区中的绣娘形成了广泛合作。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归青年江永巴松创立了新藏装品牌“热哇”。他将设计研发部门设在西宁,面料从尼泊尔进口,在广州加工服装,然后附加玉树的特色手工艺,形成优势资源的跨区域整合。2017年获批设立的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更设立了一个宏伟目标:将玉树打造为藏族服饰的时尚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的探索也远未止步。内涵丰富、应用面广的民族服饰,也将成为内蒙古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的重点,其宏伟目标是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带动全区民族服饰产业繁荣发展。经过非遗保护部门多年的普查与记录,蒙古族各部落服饰的历史样貌、材料、工艺和图案已得到系统的学术梳理,这将成为下一步设计研发的基础。工作站将积极争取一流设计院校和企业的支持,在面料和服装设计方面取得突破,为全区服饰企业提供一个优质的材料和创意仓库。

  多姿多彩的蒙古族服饰,曾是茫茫草原上一道流动的风景。如今,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来自草原的民族风,将以另一种形式引领后游牧时代的生活时尚。与之前在国内外秀场上偶尔刮过的民族风有所不同,这股民族风不是来自浮光掠影式的猎奇,而是来自本民族、本地域深层次的内在需要。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传统复兴、传统工艺振兴的时代大潮中,传统的民族生活样式,将在富于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中,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作者  陈岸瑛  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