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草原文化的载体 弘扬草原文化的平台

15.06.2016  03:14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巡礼综合篇

  草原文化节,从创办伊始,至今已经举办了12届。这项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

  12年一个轮回。回顾走过的历程,收益满满:打造了一个品牌——草原文化节成为国内外知名节庆品牌;深化了一个理念——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涌现出一批文化精品——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族歌舞、民族曲艺、民族电影、书法、摄影等40多个门类的文化精品得以展示,受到追捧。

   一个领跑文化发展的知名品牌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至今还记着2004年那一幕:由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团队宣布: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马永真说:“这是对草原文化的科学定位和历史性认同。”

  也是在这一年,由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办,呼和浩特市承办的首届草原文化节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开幕。这届文化节的宗旨是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开幕式天堂草原“伊利情”文艺晚会、2004年环球洲际小姐国际选美大赛决赛等4类27项文化活动,让区内外观众大饱眼福。

  草原文化节成了香饽饽,此后的几年时间,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赤峰4个城市又先后承办了4届草原文化节。这4届文化节,充分展示了各主办城市的文化区域特质,彰显了地域特色。

  在草原文化节的引领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赤峰红山文化节、中国·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锡林郭勒盟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亮点频现,发展至今均已成为地域性主要节庆活动。

  而连续举办了12届的草原文化节,更是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软实力作用。

  12年来,草原文化节推出的文化精品同样为全区各地打造精品做出了示范。

  “仅第12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申报参演的剧目就达32部,包括蒙古剧、二人台、漫瀚剧、话剧等多个剧种,经评选,有8部舞台剧登上草原文化节的舞台,8部优秀作品节日期间在全区各地巡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宫秉祥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为此,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放飞艺术想象的翅膀,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激励人,感染人。”宫秉祥说。

   一个深入人心的核心理念

  2008年,为进一步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自治区提出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12字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第6届草原文化节及时地把这一理念融入到办节活动中,并且适时提出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办节主题,力求把草原文化节打造成遴选文化精品、展示文化精品、传播文化精品的重要平台。

  经过重新定位的这届文化节,内容更加丰富,草原文化理论研究、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等导向更为明晰。办节形式也更加节俭了,不再搞大型户外文艺晚会形式的开幕式,改为优秀剧目展演,闭幕式则以隆重的颁奖晚会形式进行。这种形式一直保留至今。

  第9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安代舞和乌力格尔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闭幕式上演,正式在草原文化节上拉开非遗传承大幕。在这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中,优秀剧目展演、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经典民歌演唱会、马头琴专场音乐会等11项重点活动,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全面性与经典性,蕴含着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精髓。

  第11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舞悦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无伴奏合唱音乐会、翰墨草原——内蒙古书法名家作品展、相映成辉——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音乐剧《敖包相会》中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学生村官,二人台《万家灯火》中关爱邻里的下岗女工,话剧《惊蛰》里孝老爱亲的退休矿工……这些源自生活的故事,是草原人民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真实写照,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区的生动实践。

   一个引人入胜的草原故事

  讲好草原故事,传播好草原声音,草原文化节肩负使命。

  第8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首次开始让民族题材胶片电影进影院,让数字电影进社区、进工地、进校园,把优秀民族电影送到百姓身边;首次引进了蒙古国国立马头琴乐团和奥地利茜茜公主艺术团参加剧目展演,对草原文化节的国际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这届文化节更加注重精品理念。舞蹈精品展演荟萃了60多年来自治区创作的舞蹈精品,被誉为内蒙古舞蹈的“教科书”。全国书法名家内蒙古题材作品展,是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项目,几乎汇集了所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的墨迹。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展出的文物,都是来自海内外20多个博物馆的精品。

  自治区提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第10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紧密切入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命题,推出了主题为“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的草原文化主论坛,深入挖掘探讨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汗廷音乐,在几乎陷于消亡境地时,经过抢救性保护,登上本届草原文化节的舞台,使这一艺术形态重新焕发了活力,走进人民群众当中。

  历时9天的第12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14类文化活动,被视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闭幕式颁奖活动奖励了一批讲述草原故事的优秀文艺作品。话剧、蒙古剧、儿童剧、舞剧、音乐剧、评剧、二人台、漫瀚剧8个剧种,在舞台上讲述了创新发展的时代故事。以“亮丽风景线”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讴歌了我区在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进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交响音乐会,用世界语言讲述着草原故事,传播着草原声音。(本报记者刘春)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5日01版

[责任编辑 吴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