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的营养选择:常温奶以品质赢得消费者

21.01.2015  00:20

  在沸沸扬扬的奶农“倒奶”舆论风波中,70%这个数字备受瞩目。它是当前常温奶占据中国牛奶消费市场的份额,并由此引发了常温奶和巴氏奶孰优孰劣等话题讨论。其中,不乏混淆着一些误导性言论,不利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对消费者牛奶购买行为的调查中,营养、品质、品牌等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影响购买因素。那么,我们从这些因素着眼,通过科学的求证以及专家的访谈,以期帮助消费者正确认知常温奶,认识到常温奶相较巴氏奶,对于中国乳品市场具有更大的消费合理性。

  营养:常温奶价值赢得权威科研认可

  一般而言,消费者通过饮用牛奶主要能获取氨酸(一种蛋白质)、钙等主要营养成分。对于这些营养价值的吸收,无论是采用先进UHT技术的常温奶,还是采用巴氏杀菌法的巴氏奶,都没有任何显著的差异。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试验对此给予了科学的验证。中国农业大学分别对UHT、超巴氏、巴氏杀菌处理方式对牛奶蛋白质生物利用率、钙吸收率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论表明:UHT、超巴氏和巴氏杀菌处理虽对牛奶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蛋白质和钙的营养吸收没有明显的影响。不仅如此,乳品行业权威机构国际乳业联合会(IDF)早在1990年就曾出过专门报告明确给出结论,不论巴氏奶、UHT奶,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含赖氨酸)、脂肪、矿物质的营养价值没有明显变化。

  换句话说,部分舆论热议的常温奶和巴氏奶的营养差别实则为无稽之谈。乳业专家表示:“从营养的角度看,消费者在选择乳品时压根不必担忧常温奶的营养价值。在乳业较高发达水平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极为推崇常温奶,则从侧面证明了常温奶的高营养价值。”

  据了解,在巴氏灭菌法发明人巴斯德的故乡法国,常温奶的市场份额高达95.5%,而法国最大的乳品企业拉克塔里斯80%到85%的液奶销售比例都是UHT常温奶。在其他欧洲国家同样如此,比利时常温奶的市场占有率为96.7%,而西班牙为95.7%,葡萄牙为92.9%。近期,连本身巴氏奶占市场主流的英国政府也推出计划,要在2020年让常温奶的市场份额占到90%。

  品质:常温奶呈现更稳定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永远是食品行业的核心课题。在此方面,常温奶显示出比巴氏奶更为优越、稳定的食品安全性。而之所以能达到更胜一筹的食品安全效果,主要由于两者在冷链等硬件条件方面的区别。

  巴氏奶必须严格冷藏,更需要完善的冷链系统保障长距离的货品运输,否则其品质将出现严重问题。然而,中国当前的冷链运输条件无法确保巴氏奶运输的零差池。仅以冷藏车为例,中国大约拥有4万辆冷藏车,而美国有20万辆、日本为16万辆,冷藏车辆不足严重制约着冷链运输市场的发展。而这正是巴氏奶的食品安全性难以稳定保障的症结。

  反观常温奶,其采用了先进的密闭式灌注,能够有效地把牛奶与空气、光线和细菌隔绝,不仅可以在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较长,且在运输上没有冷链要求,呈现更为稳定的食品安全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牛奶主产区位于北方,而大量消费市场在南方,通过发展运输半径大的常温奶进行“北奶南运”,可解决全民饮奶的问题;若大力推崇不便运输的巴氏奶,整个乳业生产都将面临崩塌。换句话说,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常温奶占据市场主流的局面。

  品牌:常温奶主导市场的背后是质量消费信心

  当前,常温奶已经占据了中国牛奶消费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乳业专家看来,这个数据既是中国具体国情的使然,也是消费者对常温奶品牌充满信心的证明。“当前,伊利、光明等中国主要乳企都是以常温奶为主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其实,消费者认可这些品牌的背后,正是看重这些乳企对乳品质量的全产业链把关。”

  以伊利为例,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一方面加快发展自有奶源,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并且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植,帮助他们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牧场。这些举措使得奶牛的单产显著提高,原料奶的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标准,奶农经济效益获得大幅提升。除了上游的品质把控,伊利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两个核心,先后建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涵盖“集团、事业部、工厂”的“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随后,伊利和世界三家质量认证巨头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以及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这些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得伊利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线产品全部通过全球性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FSSC22000认证的乳品企业。而这些促使了消费者对伊利产品的认可和购买。

  通过对营养、品质以及品牌的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常温奶占据中国乳品消费市场是消费者持币做出的理性选择。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