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官员监狱生活
曾经,他们手握权利,风光无限。如今,因为触犯法律,他们沦为阶下囚。巨大的反差,失去自由的生活,也许只有此刻,他们才能沉下心来反思。近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第一监狱,采访了3名正在接受改造的落马官员,听他们讲述对犯罪的认识,了解他们在狱中服刑改造的情况。
悔恨成共同心声
赵吉(化名)曾在某旗担任农牧局局长,2011年10月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1989年,赵吉从内蒙古团校毕业,毅然回到农村,从基层工作一步步做起,2010年被提拔担任某旗农牧局局长。采访中,赵吉多次重复说:“我是农民的孩子,能当上局长很不容易,可没想到……”每每讲到这里,赵吉总是哽咽着,眼里含着泪水,“我愧对父母养育,愧对妻子女儿,更愧对党组织的信任。”赵吉流露出无尽的悔恨。
李平(化名)曾任自治区某直属医院副院长。2010年3月因徇私枉法罪、受贿罪被判刑8年6个月,已在监狱服刑4年。采访中,李平难掩惋惜之情,“以前我经常来一监,对监狱的路很熟悉,那时胸前挂着贵宾牌,现在走着相同的路,却物是人非,令人羞愧。犯罪不仅毁了自己的前程和声誉,也伤害了亲人和家庭,得不偿失啊!”66岁的李平说到痛处,嘴角不停地抽搐着。
吴天(化名)曾任某市水务局副局长,2012年9月因受贿罪被判刑6年。在采访中,吴天悔恨地说:“我36岁当上了副局长,领导赏识,家人、朋友称赞。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亲手毁了自己的前程和幸福,让亲人蒙羞,母亲不堪忍受打击离我而去,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我这是造孽呀!”说到这里,吴天泣不成声。
犯罪“三部曲”
通过采访,记者从错综复杂的谈话中,捋出了官员犯罪的3个共同因素:法律意识淡薄、贪欲膨胀和心存侥幸。这3个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成为落马官员犯罪的“三部曲”。
法律意识淡薄成为官员犯罪的软肋。赵吉说:“我工作后,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法律,工作靠热情,方法靠经验。担任局长期间,刻意把一个项目的前期监理费用36万元拨给了二级单位,然后授意该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我报销各种燃料费和招待费。此外,我还从自己负责的培训经费中套取12万元,存入小金库,准备用于人情往来。当时我认为自己是给公家办事,虽说这样做并不妥当,但充其量也就是违反了纪律。现在想想,我的法律知识如此浅薄,法律意识如此淡漠,依法行政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朦朦胧胧的词汇,所以‘触电’也就理所当然了。”
采访中,落马官员谈到他们在工作期间很少学习法律,甚至从事法律工作的官员,法律意识依然淡薄。李平的一番话引人深思。他说:“从第一次做假鉴定起,我就知道自己是在犯罪,可我在当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世故,也就是说,在我心里法律不是第一选项。”
贪欲膨胀成为官员腐败的“迷幻剂”。官员手握权力,掌握着各种资源,一旦欲望不受节制,利用权力来满足贪欲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吴天对记者说:“人在官位的时候很难定住自己,究其原因,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外,追求奢靡生活,贪欲膨胀,能让人变得疯狂,于是当90多万元摆在我面前时,心理防线瞬间就被疯狂的贪欲击垮了——当然,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出卖手中的权力是我唯一的选择。”
心存侥幸成为官员犯罪迈不过去的心理雷区。每一个落马官员都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深感悔痛,他们中大多数也都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了,可还是去做,从心理角度讲,是侥幸心理在作祟。
排斥其他囚犯
“接到判决后,我几天几夜睡不着,恐惧、痛苦、迷茫、委屈……”赵吉说,“我扎根基层20多年,为家乡做了很多贡献,在担任局长期间,为地方争取到几个亿的项目,地方和百姓都受了惠。”赵吉的脸上露出些许欣慰,“可是,争取项目就免不了吃吃喝喝,公务经费不够用,就得想办法从项目里挤,从经费里套取。套取的费用都用在了为公家办事上,怎么就成了贪污、受贿了呢?”他在讲这些时表情很平静。呼和浩特第一监狱教育科副科长张士欣告诉记者:“刚入监时,赵吉说到这些总是显得很激动。”前后对比,说明赵吉现在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了,从心里接受了法院对自己的判决,这也成了他积极改造的思想基础。
赵吉说:“入监后,心情灰暗,怨天尤人,改造就是挨日子,根本看不到希望。”当记者问他这种思想是怎么转过来的?赵吉满怀感激地说:“在一次谈教中,张警官突然问我,你觉得你和褚时健比,谁的功劳大?储时健没觉着委屈,七八十岁的老人搞了个‘褚橙’来回报社会,你还觉得自己委屈!张警官这一问触动了我的灵魂,对我产生了很大震动。我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慢慢地,我从心里接受了犯罪的现实,也明白了法院对我的判决公平公正,也就在那一刻,我感觉压在心头的包袱没有了,我的心里迸发出一个念头,一定要好好改造,努力学习,将来出去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赵吉信心满满地说。
当记者问及赵吉对监狱服刑生活能否适应时,赵吉说:“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听父母常常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只要思想上想通了,就能适应了。”记者问:“监狱里的犯人形形色色,你觉得和这些人相处有困难吗?”赵吉沉思了一下,很认真地说:“刚开始确实有困难,想想自己要和各种各样的犯罪人员一起生活,真的感到恐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思想认识的改变,我慢慢觉得,监狱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也有自己的规则,人与人的相处同样遵循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一原则。”说到这里,赵吉笑着说:“其实,我最初的恐惧来源于我对‘囚犯’这一群体潜意识里的排斥和恐惧,当我慢慢融入这一群体后,我和他们的相处就变得好多了。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通过教育改造,我相信,我们中好多人都能够回归善的本性。当然,监狱民警的教育和社会的关怀在指引犯罪人员弃恶向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积极改造
现在,赵吉在监狱教员队改造,从事文化教学和服刑人员刊物编辑工种。因改造表现积极,监狱正在给他呈报减刑;李平因为有医疗特长,在监区从事卫生员工种,因改造积极,已经减刑一次,今年再减一次刑,就可以回家了;吴天在监狱企业从事服装加工生产,在改造中也很积极。
张士欣说:“这些落马官员,过去是领导,受人尊敬,现在沦为阶下囚,加上对监狱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也算是正常。不过,他们的素质比较高,社会阅历也丰富,在民警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大部分人都能够很快地完成角色转换,积极投入改造。”
在谈到监狱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有哪些经验时,张士欣说:“一是要帮助他们认罪,二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不认罪,肯定不会改造好,认罪不是嘴上说说,是心里切切实实地认罪。但是,认罪了,看不到希望,也不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这也是监狱在教育改造中十分重视谈教工作的原因所在。此外,我们监狱在教育改造中一直坚持依法行政,在服刑人员的管理考核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这也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积极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高瑞锋通讯员菅小燕)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