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蒙古族唐卡唯一传承人的“非遗”传承情

21.09.2015  10:30

  “蒙古族唐卡大抵以蓝色、青色为主体,佛祖的坐骑大多是马……”札剌亦儿氏·木·布仁札特尔用自己的作品向记者介绍着蒙古族唐卡的特点。

  20日,第二届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品展在内蒙古乌海市举行着,布仁扎特尔带着自己的蒙古族唐卡作品亮相展会,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驻足观赏。

  21岁的布仁扎特尔是目前中国内蒙古唯一的蒙古族唐卡传承人,他说,他与蒙古族唐卡有着不解的“非遗”传承情。

  蒙古族唐卡,其蒙语译音为“布斯吉如格”,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唐卡是在明代之后伴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传入内蒙古地区形成蒙古族唐卡。

  优美的线条、严格的比例、艳丽的色彩,历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绘制过程,一幅幅精致的唐卡呈现在游客面前。

  布仁扎特尔向记者介绍,蒙古地方包括内蒙古和外蒙古等广大地区,自古信仰萨满教,但16-17世纪以后全面改信藏传佛教,先后为王室贵族所推崇,并逐渐推而广之,而欧美及国内一些古董爱好人士最早接触的唐卡正是蒙古卡。

  布仁扎特尔通晓蒙古语、满语、藏语、八思巴文、梵文和汉语,6岁开始在青海塔尔寺五明佛学院攻读五明佛学,9岁拜张大千弟子朱家骐开始接触并赴热贡、吾屯上寺、隆务大寺、甘南拉卜愣寺学习唐卡技法,15岁便自己独立开始创作蒙古族唐卡,16岁被热贡唐卡协会确定为中国唯一蒙古族蒙萨派唐卡传承人。

  他说:“张大千老师临终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千派弟子能出一个唐卡大师,为了完成老师的心愿,也为了将蒙古族唐卡传承和发扬,我必须要为它撑起一把保护伞。”

  2013年年底,19岁的布仁扎特尔带着自己整理好的资料开始走上蒙古族唐卡申遗路,并被内蒙古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着手准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对于蒙古族唐卡的传承脉络,布仁扎特尔有自己清晰的规划,他说,“传承一门古老的艺术,必须要高调,当人们对蒙古族唐卡广泛熟知之后,这项艺术就要走一条与国际接轨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门艺术生生不息。”

  布仁扎特尔在绘制唐卡过程中对颜料的配、人物比例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将黄金、白银、玛瑙、珊瑚、绿松石、孔雀石等天然矿物研磨,使用水、酒、酥油、藏药等调配而成最终的色彩。目前,他能用10余种天然矿物调配出300多种颜色,在自然光的照射下,这些色彩释放出的光芒异常夺目。

  然而为了使蒙古族唐卡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布仁扎特尔不仅将唐卡绘制内容限制于传统,也会加入一些现代社会的新事物及国际性元素,让更多的人能够广泛接受这门“濒临灭绝”的艺术。

  目前,布仁扎特尔的布斯吉如格艺术画院和蒙古族唐卡传习所成立,分别在内蒙古和新疆各设两所分院。他说,画院成立后,他会免费教授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几幅蒙古族唐卡作品后举办画展,向更多的人展示唐卡的魅力,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收藏家们,将注视藏族唐卡的目光也能在蒙古族唐卡上停留。

  对于蒙古族唐卡的传承,布仁扎特尔深知自己肩负重任,“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条需要长久走下去的路,未来15年内,在教授弟子的同时,我正在着力创作一幅999米长的蒙古族唐卡,打破世界吉尼斯记录,为世人所知蒙古民族的唐卡艺术。”(张玮)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