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立足地区实际促进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锡盟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实际,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实施重点扶持计划、全方位服务等措施,认真抓好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营造就业创业良好环境。目前形成了《锡林郭勒盟“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意见》《锡林郭勒盟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计划》《锡林郭勒盟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计划》《锡林郭勒盟关于建立重点建设项目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的通知》《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政策保障机制。
二是实施重点扶持计划,促进就业创业。在认真落实自治区“12+2”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的同时,结合地区实际,实施重点计划和特色计划,对每年回归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全部推荐就业。对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实施优先就业政策,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合并兑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优先进行技能培训、优先进行创业培训和孵化、优先进行项目推荐。面向基层单位、窗口单位、非公非企新型服务机构,征集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2013年,全盟共开发2000个公益性岗位,为每个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配备1名民生协理员,全部用于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和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招录。
三是推行“网络+现场”全方位招聘模式,提供24小时优质就业服务。网络服务方面,在全区范围内试点使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就业服务网”,求职者信息、用工单位信息、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及就业服务信息全部上网,随时进行网上求职、网上招聘、业务网上办理;将国家和自治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文件翻译成蒙语文,提供给自治区12333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和电话咨询平台,供广大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查询了解;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官方微博、微信等手机公众号,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微服务”。现场服务方面,完善基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贯通“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社区嘎查(村)”综合柜员制四级服务网络体系,现场提供蒙汉双语全程就业服务;“集中召开大型劳务洽谈+每月15日召开小型劳务洽谈会+随时进入公共服务机构查询岗位信息”的方式,为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对接平台。
从2012年至今年10月底,全盟共有5694名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在盟内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