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模式正在掀起中国草牧产业新变革

19.11.2015  09:38

     编者按: 蒙草公司作为享誉中国的生态建设企业,历经20多年的风雨磨砺,从当初一家小花店,一跃成为中国最大草牧运营商,占据中国生态修复行业领导者地位,并依托生态修复板块的强力支撑,建成了横跨生态建设、县域经济运营、草业、种业、旅游文化等多种业态并存的上市公司。近三年,蒙草又开始努力探索可以复制的现代草牧业运营模式——蒙草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蝴蝶从茧中脱离的痛苦,造就了它的美丽;苍鹰磕去嘴爪上衰老的角质、拔去陈旧的羽毛,在鲜血淋漓中获得重生。转型升级的现实和对策,二次创业的状态和精神,创新引领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个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痛苦过程中,蒙草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与飞跃。实战中,蒙草人不仅学会了做加法,更学会了做减法。这个“”就是减少沙化退化草原、整合行业资源优势、减轻牧民生产负担。用公司总经理钱瑞霞的话说就是:“《中央一号文件》《十三五规划》都指向‘草牧业’,作为行业的龙头,我们必须采用倒逼机制,将过去行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调整为集约型、高效型、生态型的蒙草模式。”

     上篇:蒙草模式开启破冰之旅

    2015年11月初,呼伦贝尔草原,雪韵苍茫,不染尘埃......

蒙草公司董事长王召明(一排右二)与总经理钱瑞霞(一排右一)呼伦贝尔牧民交流牧草收储情况.

    陈巴尔虎旗牧民宝力道看着自家门前一望无际的雪原,心里没有丝毫欣赏美景的念头。今年春、夏大旱,牧草减产一半,这场早到的大雪又将本就没有长高的牧草盖了个严严实实,眼看着家里300多头牛羊过冬的食物还没有着落,此时的宝力道心里急得像火烧一般。

    2015年11月初,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口岸,零下15度低温.......

    蒙草公司呼伦贝尔牧草分公司副总张永佳正指挥工人们打扫着刚刚建好的牧草储存区。对于张永佳这个在甘肃长大的小伙儿,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寒冷的冬季,他本可以在呼和浩特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优雅地敲着电脑键盘,那可是令很多人羡慕的职务。他还清晰地记得被调任呼伦贝尔前夕,总经理钱瑞霞与他进行的那番语重心长地交流。“呼伦贝尔是中国最纯净的草原,更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大门,那里生活着众多淳朴的牧民!我们在那里要做的是一场变革,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牧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经营模式,更是中国牧草产业的发展格局”。

    带着心中那个美丽的中国梦、蒙草梦,9月初,张永佳来到了新巴尔虎右旗,他要和这里的蒙草团队一起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额布都格口岸牧草进口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PPP 口岸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兴业银行、蒙草公司共同签署了“口岸建设四方合作协议”。额布都格口岸与蒙古国巴彦呼舒口岸隔河相对,内联八省外接两国,境外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及中俄蒙跨境经济合作的潜力巨大。额布都格口岸合作内容涉及口岸建设、口岸贸易、口岸基金、口岸运营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政府+企业+金融”的创新合作,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此同时,蒙草公司又将这种模式复制到了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旗口岸的建设运营中。

    目前,两个口岸一期工程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两口岸的进境牧草隔离储存区、大型饲草熏蒸库、封闭围栏、装卸运输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并通过了检验检疫机构的验收,成为中蒙首批天然牧草进口物流加工园区,为蒙古国牧草进口提供了基础条件。

    11月11日,呼和浩特,雨,蒙草公司总部......

    蒙草公司战略总监安旭涛刚刚接到从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传来的好消息,连日来阴霾天气制造的压抑空气被这个喜讯一扫而空。当天下午,载有200吨蒙古国天然牧草的8辆卡车,经过消毒、查验等程序,从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顺利入境,这是该口岸天然牧草进口物流加工园区建成已来首次自蒙古国进口天然牧草,这也是蒙草公司“向北开放”布局口岸建设走出的坚实一步。今年以来,蒙草公司先后与蒙古国蒙古之金、阿拉泰、纳乐格日塔日亚楞等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就蒙古国天然牧草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以及跨境旅游等领域进行合作,至此蒙草完成了牧草产业中蒙两国主产区的布局,形成年产20万吨的供应体系,巩固了其中国天然草第一品牌的地位。

    就在头一天,安旭涛从新闻上看见,中蒙双方就“加快推进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蒙方草原之路,推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机制化协商和完善口岸管理、加强农牧业、动植物检疫、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形成深入共识。蒙草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国家发展战略不谋而合,这并不是巧合。蒙草高层们为此已酝酿三年之久。

    安旭涛还记得2013年年初总经理钱瑞霞上任后,按照董事长王召明的发展思路,打响了蒙草艰苦卓绝的战略转型之役。蒙草要从竞争厮杀惨烈的园林绿化市场,转向广袤无垠的北方草原,通过发展草牧业,驱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打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生态产业平台。没有犹豫不决、没有裹足不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王召明、钱瑞霞带着蒙草近千名员工和产业链上下游数以万计的农牧民兄弟,在没有前人踏足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他们要摸索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式,为这个产业及产业链上的人们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安旭涛眼里蒙草是产业模式的缔造者、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引路人。

    一晃儿,公司转型至今已过三年,安旭涛感叹着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公司已在环境生态行业内确立了草原生态修复领导者地位,明确了生态修复、节水园林、草业、种业、生态产业联盟五大战略板块,初步搭建了草、种业板块的产业链雏形,并实现了向中国最大草牧运营商身份的转变,这一份份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蒙草人那永不停歇的脚步。

    11月12日,呼伦贝尔草原,多云......

    牧民宝力道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蒙草呼伦贝尔牧草公司党支部书记拉希苏荣。他给宝力道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宝力道家今年的冬储草有着落了,蒙草的牧草银行将会以成本价格为宝力道提供牧草。

    2014年,蒙草公司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牧草银行理念,拉书记告诉宝力道,牧草银行就是草多的时候牧民把草卖给蒙草,等遇到灾年牧民还可以从牧草银行以成本价收回自己存入的草,存储自愿、自由流转、收益稳定。就像今年,呼伦贝尔受灾,蒙草已联系从蒙古国进口牧草扩充牧草银行储备帮助灾民抗灾了。

    这天,宝力道决定宰羊庆祝,他在心里隐隐感到过去那种靠天吃饭的日子也许真的要结束了。

    同样感到靠天吃饭的日子快要结束的人,还有通辽科尔沁草原的牧民哈斯......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