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裕东:呼和浩特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欢迎台商投资兴业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发言。新华网 陈延特摄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徐宁)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6日在新华网和台湾《工商时报》共同主办的2016两岸新经济论坛上表示,呼和浩特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与台湾之间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两岸企业家来到呼和浩特投资兴业。
蔡裕东说,呼和浩特与台湾之间的务实合作密切,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台湾名品博览会已在呼和浩特连续举办三届,并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品牌展会,今年6月举办的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台湾名品博览会,4天的时间共有11万人次前来观展,来参展的台湾企业达330家,展出超过5000项产品,商业效益超过4.2亿元人民币。
蔡裕东说,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申报成为国家第二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的有利契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逐步形成了“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环境、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进一步规范了科技经费投入、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科技研发、产业支持、人才引进、科技项目和科普宣传的管理,强化了政策导向作用,从用地、用电、用人、办公场地、社区生活、流动资金、税费补奖等各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打造了一系列创新载体平台。目前,全市共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创新载体40多个,创建各类研发机构29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中心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健全了一系列创新体制机制。设立了8亿元的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和10亿元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重点培育科技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力支持驻呼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转化率达到90%以上。光伏、乳业、草业、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物制药等产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伊利集团、阜丰生物两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他说,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枢纽城市,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营造金融交易结算中心、文旅健康会展中心、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创新创意创业中心,积极打造“六个中国第一”的一流产业集群,即打造中国乳都、中国云谷、中国光伏材料之都、中国草业之都、中国肉羊产业第一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城等产业集群。“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一万六千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1:28:67.9。伊利、蒙牛两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超过1000亿元,电力装机超过1000万千万,单晶硅和多晶硅产量分别达到8569吨和4966吨,生物发酵能力达到1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30%。大数据产业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云数据基地,服务器能力已近70万台。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稳步提升。
蔡裕东说,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六大出城口及京藏高速两侧绿化整治、“引黄入呼”二期、“气化呼和浩特”、市政道路桥梁管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0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面积达到265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4万亩,雨污水和供水管网达到2705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1.8%。建成高速公路5条、一级公路7条,公路总里程达到729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2.4公里/平方公里,居全自治区首位。国内外通航城市达到64个,运营航线139条。城市发展步入了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新阶段。
蔡裕东表示,希望两岸企业家来呼和浩特投资兴业。呼和浩特将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诚取信,真诚对待来呼投资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项目,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呼和浩特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6万人,现辖4区、4县、1旗、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多项殊荣。先后荣膺“全球经济增长20强城市”、“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等称号,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