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贷款首降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贷款总额出现下降,为至少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现象。
中国央行1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0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贷款总计35.69万亿元,较9月份减少656亿元。
“信贷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银行对经济前景和资产质量保持谨慎立场。”彭博社援引DBS Vickers驻香港分析师陈姝瑾观点称,此外,银行也可能因为接近完成全年放贷目标而放慢贷款脚步。
不仅如此,华尔街见闻提及,三季度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增速均不足1%,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速多为个位数。银行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5%、0.73%、0.57%、0.79%。第三季度中行还出现2009年以来首次净利润增长下滑,同比下降1.5%。
此外,四大行也像其他股份制银行一样,面临不良贷款增加、不良率攀升的潜在压力。农行不良率高达2.02%,是四大国有银行之中唯一突破2%的,其他三行不良率均在1.45%左右。
事实上,四大行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银行业目前面临的普遍挑战。华尔街见闻曾总结,中国银行业“闭着眼睛赚钱”的时代可能过去了。
中国银监会12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前九个月的利润增速从上年同期的13%放缓至2%。在金融监管放松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不良贷款拨备、贷款利差收窄和信贷需求疲软侵蚀着银行的利润。
中国银行业呈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银监会数据还显示,截止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可能发生问题的贷款增至近4万亿元(6280亿美元)。不良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1.59%,但如果算上关注类贷款,这两个数字分别升至3.99万亿元和5.4%。这一数据超过了瑞典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商业银行面临的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剧。
多位海外分析师怀疑中国官方不良贷款数据低于实际水平。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银行对未能按时偿付的债务予以展期可能是官方不良贷款数据被低估的一个原因。
国际清算银行9月曾警告,中国信贷相对于GDP的比例暗示着,中国未来几年发生银行业危机的风险在升高。
近期,中国企业违约警报频频拉响,致使部分银行卷入其中。华尔街见闻提及,山水水泥爆发债务危机,促使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要求其立即偿还债务,数额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4.94亿元人民币。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穆迪预计,息差下降可能促使某些中国的银行为追求更高的贷款收益而增加对高风险客户的敞口,从而在短期内使其风险控制能力面临挑战。未来1-2年中国银行业的运营压力还将进一步上升。
银行业面临的种种挑战是宏观经济减速的反映。即使央行一年内六次降息,也未能阻止中国最为广泛的新增信贷指标10月份滑向15个月最低。央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亿元,大幅低于预期的8000亿元,更不及9月的1.05万亿元。疲软的信贷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面临进一步减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