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包兰线上的“钢轨医生”

15.01.2015  13:36

  ——记乌海工务段乌海探伤工区作业班组

  乌海工务段有一个特殊工种叫“探伤工”。无论酷暑还是严冬,探伤工们日复一日推着超声波钢轨探伤仪行走在管区绵延的铁道线上。行走中,他们仔细观察着仪器上的波型变化,如果发现异常,他们会立刻停下来俯身认真勘察并做详细记录,为后续的维修养护提供第一手数据。因为他们的工作酷似B超室的医生,所以有了一个形象的代称“钢轨医生”。

  1月8日,记者跟随他们实地体验一回当“钢轨医生”的不易。

   来不得半点马虎

  上午8时,探伤工们已在市滨河中学东侧的铁路桥下整装待发。此时,王强和他的工友们正准备将近百斤重的探伤仪抬上铁道,他所在班组当天的任务是检查由此向北7公里的铁路线。39岁的王强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探伤工,也是班组长。两台探伤仪,7名探伤工,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份人手绰绰有余的工作。其实不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份职责都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因为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列车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行。7人中,4人要分两组操作两台探伤仪,一人推着仪器走,一人观测数据,另外3人作为防护员分散在前后方1000米处,通过对讲机及时通报来车情况。王强告诉记者,包兰线是西部地区的主干线之一,列车过往频繁,平均间隔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列车驶过前,他们必须把笨重的探伤仪抬到铁道外,等列车过后再抬上去作业,因此防护员的预警工作非常重要。

  身材魁梧的潘志强是一名有近10年工龄的老探伤工,细致认真是他的“性格标签”。此时,他正紧盯着探伤仪上的波型变化,遇到波型异常或仪器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便会立刻蹲在钢轨边仔细查看。采访中,记者也听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回,在检查至乌海西站D12道时,探伤仪上一组普通的表面擦伤波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给钢轨“确诊”,他和工友们搬来两台仪器反复“会诊”,最终确认轨面擦伤下隐藏着一个14mm的螺孔裂纹。随后,他立即通知工区维修,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乌海探伤工区管辖包兰线上下行247.6公里,道岔20组,其中305公里到310公里区段的焊缝最集中。此外,辖区还包括海拉线、黄公线……”对于管区情况,潘志强如数家珍。哪些路段的钢轨容易出什么样的问题,他同样了如指掌。“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潘志强告诉记者,这简单的11字涵盖了钢轨每一部分的检测要领,也是每位探伤工从第一天上班起就必须牢牢记住的作业标准。

   艰苦中带着成就感

  探伤工们每月都要推着探伤仪靠走的方式为巴彦高勒至石嘴山间247.6公里的包兰线钢轨做一次“全面体检”。虽然日复一日的奔波和凸凹接踵的枕木路让他们练就了一双“铁脚板”,但他们的行走速度甚至不及普通人。就像王强所说,这份工作来不得半点儿马虎。为了确保探测效果,他们行进7公里,往往要五六个小时。一壶水、几个饼子,常常是他们外出作业时的标准午餐。潘志强告诉记者,由于探伤是个细活儿,为了保证进度,他们夏天时的作业时间会提前,往往在早上6点多时便已开始。

  不管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只要不影响探伤仪的正常使用,探伤工们都会照常出工作业。夏天顶着烈日、冬日冒着寒风,他们的工作环境用“艰苦”二字形容最为贴切。王强告诉记者,冬天时,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钢铁容易被拉开,因此天越冷探伤工们也就越忙碌。起早贪黑,到偏远地段作业,为了大家,他们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妻子生产时不在身边,老人患病时不能尽孝……采访中,记者从他们身上了解到许多忘我奉献的感人故事。

  虽然工作辛苦,但在王强和他的工友们看来其中也带着甘甜,尤其是查出隐患、排除险情时,大家心中会有一份成就感。他指着一位默默走在队伍前面,不时俯身查看钢轨的中年人说:“瞧,头发花白的是我们的老工长张长征,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0年,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此时,王强的对讲机又传来声音,一列客车即将驶过。探伤工们赶忙将探伤器抬到铁道外的安全区域。列车驶过时,王强又举起了小黄旗,告之司机前方道路无故障,司机也通过鸣短笛的方式表示感谢。从这个小小的细节,记者突然体会到了他说的成就感……

  这就是探伤工的故事,一群将青春奉献给铁道线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内涵。闫琪 田志梅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