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准统计更要有的放矢

11.11.2015  10:03

  前几天教育部发声,说从2016年开始,要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统计机制,要精准统计数据,其目的则是让“飘零大学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帮扶。

  众所周知,在历年的毕业季,官方所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有人还总结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十大造假方法:其中,如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与用人单位的签约,那么就到学校就业中心交一份“自主就业申请”。而这份申请够来则成为就业的证据,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分子之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还显示,从高校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而且,初次就业之后很快失业的大学生数量也很惊人。

  所以,大学生未就业情况的统计方法必须要改进、优化、精准。统计出来的数据,既要有总量呈现,也要有结构剖析,包括学校种类、所学专业、性别、年龄、择业观、未就业原因等。因为,准确的统计数据以及科学的未就业情况分析直接关联着全社会解决就业的方法,关联着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向,关联着每一个就业梦想的实现。当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得采取“因人而异”原则。得总结出共性和个性,那样,才能有的放矢作好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毕业未就业问题才会逐步解决,家庭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成果方能香甜,“读书无用论”才会遏制。(浩然)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