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到阿尔山景区之美
6月14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阿尔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身着黄色“冲锋衣”队服,背着“长枪短炮”,手拿采访本,每到一处都精心的选择拍摄角度,每到一地都认真记录。这支来自央视网、中国旅游报社、中国消费报、中青在线、内蒙古电视台等近30家国内、区内的主流媒体团队,正是为了让世界看到阿尔山之美而在此集结。
“这里空气好、自然景观好,在绿色的世界里感到很放松。”中国旅游报内蒙古记者站站长杨竣杰开门见山地说,“阿尔山之所以被各地游客认可,是因为这里为久居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此次之行我们将进一步展示阿尔山之美,展示大兴安之美,同时深入挖掘大兴安岭务林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就业和创业,让中国人看到美丽中国之美。”
中青在线视频记者刘攀一路走走停停,手机、相机里都是景区多角度的风光片。他说:“中青在线的宗旨是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健康成长,以青年的喜好,用青年更愿接受的传播方式做新闻。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包客、自驾、自由行,阿尔山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沿途风景迷人,我想这里会成为青年人旅行的选择。”
报纸、网站、微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和,国外、国内、区内的宣传波及范围,是此次媒体团阿尔山采风报道之旅的一大亮点。
新浪网旅游名博张祁表示,大自然不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它本身就给人以和谐之美,此次之行,我想通过微博这个受众率高、宣传时速快的平台,改变人们对内蒙古只有大草原的印象。
《环球时报》是国内和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纸媒,发行的报纸作为多家航空公司订阅的刊物之一。该报《旅游周刊》编辑汪盈对阿尔山的景色给予了高度评价:“初次来阿尔山有种来到九寨沟的感觉,但是阿尔山的美却有着独特之处,山清水秀、云淡风轻,是一个负氧离子较高的地方,我选择了以游记的形式宣传这里的景色、文化、风土人情,同时,我还在环球旅游周刊的官方微信和个人微博、朋友圈内对阿尔山的美景进行了介绍,阿尔山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好评,足以看出这里是个值得旅游推介的佳地。”
一路来,媒体团不仅驻足拍摄美景,同时也对阿尔山今后的旅游发展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中国旅游天气网的程成表示:“随着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旅客对特色旅游、品牌旅游、精致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阿尔山如何利用大自然,做出好文章,推陈出新,助推旅游,还需不断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