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入库让腐败无处藏身 "大数据"成包头反腐利器
原标题:“大数据”成包头的反腐利器
2014年,“反腐”成为了法制工作的关键词,同样在包头市近几年的法制关键词中,“反腐”也是独占鳌头。2011年至2014年6月,全市两级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74件,涉案434人,法院已做出判决171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头反腐工作和效果,可以说都与数据有关。办案数据入库、多媒体数据为反腐提供线索、多部门数据为反腐服务……包头的反腐工作也走进了“大数据”时代。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全国首个宪法日,预防职务犯罪依然是宣传主题之一。12月3日,记者走进包头市检察机关,对“大数据”如何成为包头反腐利器,进行了采访。
“大数据”下的反腐效应
2014年12月3日,原包头市水务局资源管理处处长魏某,利用职务之便,贪污309万多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原包头市水务局资源管理处副处长柴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占有公共财物150多万元,犯贪污罪获刑有期徒刑3年。2014年10月24日,原包钢建设部部长杨某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开庭审理……
当天,记者在包头检察机关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了自治区检察院指定管辖的巴彦淖尔市原副市长李石贵受贿案,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原区长薛维林受贿案,自治区政法委原副书记杨汉中受贿、滥用职权案,自治区供销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薄连根受贿、玩忽职守案等一批有重大影响案件。查办了白云矿区原副区长侯某某收受贿赂,放纵他人非法采矿,给国家造成4000余万元损失;固阳县法院原院长范某某滥用职权,给案件当事人造成300余万元损失等要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
2011年至2014年6月,全市两级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74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203件,渎职侵权案件71件。查办职务犯罪大案192件、县级以上人员18人、科级人员74人。查办贪污、贿赂数额100万元以上、挪用公款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32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案件26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43件,法院已做出判决171件。
仅昆区人民检察院今年1月至今,就初查了贪污受贿案件线索11件,立案11件涉案17人,其中大案9件涉案15人。
数据入库让腐败无处藏身
走进昆区人民检察院的云数据中心,通过解说人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就检察工作而言,其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模式也会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影响。作为反腐败的重要力量,检察机关将所调查了解的情况、证据上传到系统中,使得反腐工作在职务犯罪线索的发现、侦查情报的获取、职务犯罪形势的分析以及刑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提高了效率和查处犯罪的能力。
昆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高峰告诉记者:“我们收集、调查的所有证据,都将被收录到目前的办案系统中,也就是所说的云系统中。如果案件办理中,或对其它案件、人员有所涉及,即使在以后的侦办案件中,可以为之所用就会在系统中有所显示。不仅有数据的保存,而且在审批和侦办环节也更为规范。现在我们所有的办案过程上级院都可以看到,办案透明,加大了公正执法的力度,减少了办案阻力,避免造成人为失误、违规办案行为。”
同时,除了检察系统自身的数据体系外,工商、公安人口车辆管理、房屋管理等行政部门、金融机构、通信企业建立起来的海量数据库,也为检察机关获取相关人员信息、获取并查处犯罪等方面提供详细、准确的帮助。
用高科技反腐提升成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微信、微博都成为了获取职务犯罪线索的主要途径,而目前全市两级检察院的微信平台及手机客户端中,也将“举报”纳入了其中。高峰表示,在工作中运用如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录音、录像、网络举报平台等这些大数据手段,就会大大增加腐败信息的来源。
而与公安机关建立信息情报共享协作制度;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线索移送、联席会议和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查办侵害民生民利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也是科技反腐的手法之一。2011年至今,利用共享数据,依法查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惠民、退耕还林等工作中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3件;查处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就业就学、执法司法等工作中渎职犯罪案件27件。立案查处了包头市医疗系统医务人员收受医药代表贿赂200万元窝案、串案;达茂旗、固阳县农牧系统领导等21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给国家造成数千万元经济损失大案。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进行职务犯罪侦查中,检察官在讯问室面对犯罪嫌疑人,为了调查清楚犯罪事实,为了获得证据,最希望掌握的,就是关于此人的全面信息,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这样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破绽。所以,目前全市检察机关的讯问室里有高清摄像头,被讯问人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将被讯问人的各项指标全部数据化,然后结合特定的规律,判断被讯问人接受讯问时的心理状况,为侦查人员提供参考。
“每个有经验的侦查人员都掌握着微表情的一些规律,但仅仅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在这个时代,‘微表情分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数据。”昆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
将建立更完善的数据系统
记者了解到,今年昆区人民检察院从昆区范围内的30多个行业聘请了300余名检务观察员;从5个派驻检察室吸收各自辖区内的党员代表、宗族代表等不同阶层人员共660余人为检务联络员,扩宽了信息源,强化了办案监督,逐渐形成了“数据人”模式。
虽然“大数据”模式,在包头的反腐工作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没有专门的情报信息处理系统,使这些情报信息只能停留在侦查员个人的头脑中,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导致信息资源的分散甚至因无法利用而浪费,导致情报信息工作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公安、检察院、法院、纪检等各部门在具体查办案件过程中,受部门任务目标数、案件判断标准不统一等因素限制,造成案件查处过程中合力不够,依然是制约反腐工作的瓶颈。
为此,记者了解到,在下一步工作中,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将逐步吸纳相关技术人员进入侦查工作中,逐步建立适合检察机关自身工作的情报系统、情报人员,同时,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数据查处职务犯罪案件。同时,也将投入新的执法仪器,将笔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及时上传数据库,有效地遏制和防止犯罪嫌疑人、证人翻证,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保证所办案件的质量。
“我们将职务犯罪侦查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也将利用大数据模式,更好地促进反腐工作。”高峰表示。(首席记者 时婷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