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防患于未然成为常态
09.09.2015 10:32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正式实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办法”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一棵树长大成材或一片森林郁郁葱葱都需要数年或数十年,而让其化为灰烬,往往只是一瞬间的疏忽或麻痹大意。
森林草原防火广义上来说,有防火和灭火两个方面,但防火无疑是最重要的,毕竟救火设备再好、救援人员再多,也难保着火后的森林不受损失。毕竟森林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易燃物太多,一旦着火,很难扑灭。所以,森林防火,应该让防患于未然成为常态。
需要特别明确的一点是:森林防火绝不仅仅是林业部门和消防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森林草原防火这个链条由很多环节共同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发整个链条的崩溃,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事实上,除去雷击、腐叶自燃等不可控的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用火不当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原因,比如野外用火,离开时未完全熄灭,抽烟者乱丢烟头等。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方面,要强化对在森林附近生活的人们的宣传教育,将防火意识渗透到他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祭祖不燃香烛、不烧纸钱等;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全社会的防火教育,尤其是对那些热爱野外旅行的游客,让他们知道防火的常识,不乱扔烟头,不使用明火等。这既是保护生态的善举,也是在保护自身安全。当然,总有一些人不喜欢守规矩,也总有一些人不把防火当回事儿。所以,森林草原防火既要有主动的宣传教育和善意的提醒,也要有刚性的制度和法律惩戒,让不守规矩的人有所警觉和收敛,也让闯了祸的人付出代价。唯有宣传教育和惩戒相结合,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实现。(李振南)
[责任编辑 李珍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09.09.2015 10:32